同心·同行
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沈佳丽
大家好,我是来自吴江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沈佳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同心·同行》
战疫·夫妻同心
我们先来看一幅画:右边孩子牵着妈妈的手,左边是一个穿着防护服的身影,他们之间通过一根心形的红线连接在一起。这个身影是孩子的爸爸,叫严冬华,是江苏盛泽医院的医生。因为疫情,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但是我们知道,有多少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就有多少家庭的心中紧紧攥着这根牵挂的红线!
这幅画是在8月初,严冬华支援扬州抗疫出发后的第二天孩子画的。也许,正是因为害怕家人惦念,严冬华一开始并不敢把去扬州当志愿者的事情告诉爱人沈赟。
直到出发前一天,严冬华满怀愧疚地早早做好了早饭,全是沈赟爱吃的。然后,抱着她说:“老婆,我要出去一段时间,做志愿者。”
作为妻子,沈赟多希望丈夫能够天天陪在自己身边啊,但是,同为医务人员,沈赟知道,短暂的分别,是为了让那些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也能够早日和家人团聚。其实,沈赟早就猜到了,她却故意没有说破……
在扬州抗疫的这些天,严冬华很是辛苦。沈赟担心严冬华的安全,千言万语,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穿防护服,难受吗?”严冬华却说:“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就是出一身汗嘛。”
夫妻二人相互牵挂,关心却仅只言片语。我在采访的时候也在问自己,我是不是该少问几个问题,让在抗疫一线的严冬华抓住有限的时间好好休息?我是不是该不问抗疫一线的那些危险、辛苦,免得徒惹沈赟担心?但是,我想,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我们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媒体就应该是最接地气的,就是要把医务工作者的人间大爱,夫妻之间的挚爱,父子之间的关爱,通过这些朴实的言语和举动,呈现在大家面前,用这种满满的正能量激发全社会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力量。
他们的抗疫故事发布时,恰逢七夕,网友为他们做了一则海报:千里同心,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风雨·民族同心
看完了画,我们再来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视频)
视频中的主人公叫陶康旭,是一名派出所民警。
5月14日晚7点,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突遭龙卷风袭击,恐怖的龙卷风能够一瞬间摧毁一座彩钢板厂房,化为一片废墟。作为亲历者,我发现,在天灾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肯定会担心家人的安全,最好能够守护在家人身边。陶康旭本来也打算回家陪家人的,但因为风灾,他还是选择了调头,来到现场参与抢险。
当时漆黑一片,风雨交加,陶康旭发现一根横跨马路的电线掉落,浸在了水里,路上不时有车辆行人经过。这又是风、又是雨、又是电的,万一出了事,就不是小事。陶康旭找来一根竹竿,撑起掉落的电线,电线的分量很重,这一撑就是一个多小时,他的身上早已湿透,眼睛里也进了东西,直到专业维修人员到场。
热心市民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发在了网上,陶康旭“一举成名”,“托举哥”的称呼就这样被叫了出来。我连夜采写的《风雨夜,他变身“人肉电线杆”托举一小时》,被央视新闻、人民资讯、新民晚报等三十多家媒体转载。
当晚,我是融媒体中心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天黑风大,我把照相机和笔记本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废墟里,一步一步地走着。一路上,我看到民警用双手清理出一条救生通道,我看到党员志愿者勇闯救灾一线,我看到消防员战士地毯式地搜救,我看到执法队员鞋子被扎破,血浸透袜子和鞋子也全然不顾,我看到电力人跑出恢复供电的“加速度”……
我发现,在天灾面前,人是那么的伟大。
筑梦·世界同心
最后,大家来看看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吧,是不是很漂亮,它是用我们吴江生产的宋锦做的。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上,颁发的奖状封面,也是用的宋锦。近年来,宋锦还作为国礼,被赠予了100多名外国政要。
尽管美丽如宋锦,也曾濒临失传。吴建华,是吴江的一名企业家,是一位坚守了三十余载的“丝绸匠人”。
上世纪90年中期,吴建华舍弃了“铁饭碗”,投身商海。当时的宋锦就像是一颗蒙尘的珍珠,被遗弃在角落,全无市场。
摆在吴建华面前有三大难题:没有批量生产设备,没有多少纺织工人会,还有一个就是宋锦卖得贵。
一台传统的宋锦织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天最多只能生产8厘米,如果改造机器,至少要花上千万元,但成功率不足1%。干还是不干?吴建华选择了倾其所有……
2012年,一台既符合宋锦织造工艺,又可每天生产100米的宋锦数码提花机诞生了,实现了古老织锦技艺与现代大生产的完美融合,复活宋锦的第一步,就此迈出。
宋锦一亮相,就大放异彩:2014年,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各国领导人身着宋锦“新中装”参加活动,宋锦开始走向世界。
在跟踪采访吴建华的这近10年时间里,我见证了宋锦的“复活”,也与吴建华这位非遗传承人同行了这段成功之路。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民族企业家敢想敢拼敢为,传承丝绸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所有人一道领略丝绸之美的世界同心。
夫妻同心,与民同心,文化同心。这就是我今天的这三个小故事。我只是融媒体中心“吴融铁军”中的一员,有幸采访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通过手中的那枝笔,写下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