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敲击键盘,落笔成史……2020年这段难以忘怀的日子里,有一群人始终冲在一线,亲见亲历,用镜头和文字振奋精神、传播温暖。9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广电局、省记协共同主办江苏省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来自省主要新闻单位和13个设区市新闻媒体的33位选手走上演讲台,展示新闻战线在2020年重大新闻事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精彩故事传播江苏好声音,弘扬时代精神。
抓住瞬间,追踪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力量
伟大的时代闪耀着风雨同舟的人性光芒,凝聚着舍我其谁的中国担当。选拔赛上,投身抗疫一线,与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同声相应的经历是不少记者讲述的首选。“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选手康森晒出的这则“美丽谎言”,来自朋友圈的一张截图。这个细节瞬间让现场观众红了眼眶,因为写下这句话的苏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许鹏,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14天后发生车祸去世。
康森的另一位受访人袁传伟,16天吃了32桶泡面,每天睡两个小时,独自制造了200套消毒器零部件按时发往火神山医院。采访结束后,康森忍不住问:值吗?袁传伟说,自己只是个工人,能做的有限,“既然前方需要,再辛苦也比疫情夺去更多生命要好得多”。“多聊一会儿”,换来了这句简单又深沉的回答,让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普通劳动者形象更加鲜活地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作为记者就是要抓住瞬间,追踪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力量。”来自无锡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胡珊珊十分认同这样的“追问”。
众志成城,呈现守望相助的中国“心”
抗疫是一场大考,扬州广电总台记者庞丹阳选择用另一种角度解析中国企业交上的“答卷”。今年2月,医用口罩原料熔喷布的市场价从每吨2万元暴涨到70万元,考验着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3月29日,厚度仅156微米的合格产品已在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投产。庞丹阳所在的扬州广电团队将目光投向口罩原料背后,扫描施工人员昼夜不息的“立体式交叉”作业,透视上下游央企为技术攻坚立下“军令状”,深挖一对连云港夫妻连开30多小时货车千里驰援,义务运送钢材原料……
“中国‘芯’,正与人类命运同频共振。”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表示,这既是抗疫故事,也是中国制造故事,它很好地告诉了人们何为“大国央企”“国之重器”,也展现了这背后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中国“心”。
在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那些看不清面容的面孔,在记者的书写和追问下给予人们更深的冲击和感动。海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缪凡“耗尽洪荒之力”,踏上家乡老师们支教32年的“小凉山”宁蒗县。她不仅解读出支教人的勇气和坚守,更领悟到这群可爱的人是在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让连绵不绝的传承汇聚起改变命运的力量。
“听着故事,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是鼓舞也是鞭策。”盐阜大众报记者姚梦感叹,普通人的英雄时刻如此熠熠生辉。
不忘初心,站牢新闻人的人生“C”位
“今年夏天,他在护学岗带的第一批孩子毕业了,老师和校长邀请他拍摄毕业照。于是在12个班的毕业照上,侍东亮坐在了‘C’位……”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记者陈小璇用一张照片,讲述“奔跑哥”侍东亮的故事。不到50米长的护学路,侍东亮每年要跑坏四五双鞋。但对于这位很多人心里当之无愧的“C”位哥,陈小璇却以敏锐的直觉和深度的观察,知道了他不少“烦心事”:长期站岗,他的右膝盖患上了脉管炎;对儿子照顾不周,他心里满是愧疚和期盼;面对赞扬或质疑,他只希望在学校门前的小小天地里成为孩子们的依靠……“平凡见真情,只要始终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就能占据人生的‘C’位。” 温暖、深度的讲述,给现场的年轻新闻人留下强烈的生命印象。
用心贴近时代,采写大地故事,工作实践中的思考让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素质修养和道德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悟。新华日报社南京分社社长助理王世停分享了湖北之行一个记忆深刻的瞬间:他特意来到武汉江汉区一个名叫“大陆里”的小巷,缅怀《新华日报》诞生发行的原址。“来这里对我而言意义很重大,因为当年《新华日报》就是在硝烟中诞生,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如今投身抗疫‘战火’,我更坚定了作为党报人的初心。”他和同伴们的“战歌”展现了江苏白衣战士奋力拼搏、治病救人的风采,更提炼总结“江苏模式”“江苏经验”,让人们看到江苏人在武汉抗疫前沿战斗的身影。
“这不是一个小家庭的故事,而是80多年前一座城市和数十万人的集体伤痛。”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工作部编导余雯,深情讲述了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赵振华相知的故事。“回忆当年,赵奶奶会特别提到她的姐姐当时如何爱护她,90多岁的人像孩子一样‘咯咯’笑。”这个细节让余雯意识到,做战争纪录片不该只是沉溺于惨痛和悲情,或者单纯地同情和关怀幸存者,“因为他们反映的不仅是个体的命运,还是一个民族遭遇灾难后坚强重生的缩影。更深地探寻他们是如何带着回忆坚强地生活,才是新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经过演讲选拔和集中评议,选拔赛共评出“最佳选手”3名,“优胜选手”7名,“优秀选手”23名。本次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参赛选手均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结合2020年新闻舆论重点工作讲好当代中国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四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形象。希望选手们积极改进新闻报道理念、内容、方法、手段,以创新力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