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获奖者说|李俊彦:讲好和谐共生的故事 展现万物并秀的家园
2024-01-19 11:14:00  来源:江苏记协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神奇宝贝在江苏》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直播三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讲好和谐共生的故事 展现万物并秀的家园

李俊彦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些年来,江苏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共抓美丽中国建设。为了讲好江苏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的精彩故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在2022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天,策划并推出大型融媒体新闻直播节目《神奇宝贝在江苏》,以一场精彩的直播展现出万物并秀、生机盎然的锦绣家园。该直播最终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并斩获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神奇宝贝在江苏》是一场立意鲜明,契合时代脉搏,传递正能量的主题类直播。与突发、事件类直播相比,该类直播想要吸引眼球、出新出彩并不容易,这更考验整档节目从策划水平、议题设置、节目可看性上的“排兵布阵”。纵览近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主创团队创新形式、直击现场、揭秘未知、讲好故事,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鼓与呼。

一、以“趣味”先声夺人

主题类直播如何一开场就抓住眼球?如何在节目中创新形式,给人以“味蕾”迸发的新鲜感?这是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难题。《神奇宝贝在江苏》这档直播节目从节目样态的创意,每一帧画面的考究,包装设计的巧思上头脑风暴、苦下功夫。

我们在节目呈现上不拘一格。比如在整个节目的最开始,主创团队结合中国传统色配合珍稀动物的羽毛、肤色等,制作了一条创意短片《60秒见证江苏生灵的国色之美》,以碧落、缟羽、翠微等传统色与江豚舞浪、白鹤振翅、林间雀跃等一一对应,整个直播一开场便惊艳亮相。再比如,为了展现长江十年禁渔后生态恢复的样貌,团队一改以往罗列数据或者采访专家的陈旧形式,而是希望找到一个极具冲击力的现场画面来佐证禁渔的成果。为此,整个团队向各个部门、地方广泛撒网,征集禁渔一线的工作画面。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从镇江渔业部门搜集到了一组长江里的鱼儿蹦出江面的震撼场景,并将此做成了一分钟的短视频。直播中,这些欢快的鱼群成为长江十年禁渔,美好家园重回母亲河的最好注脚。

我们在视觉冲击上频频发力。为了捕捉动物们敏捷的身影,摄像团队平时工作常用的200mm镜头完全不够用。为此,摄像们带上了800mm的“大炮”,并配上了增距镜,一下获得了1600mm的超长视角。此外,航拍器也选择了拥有7倍光学变焦的“御3”。长焦的空间压缩感,让镜头里的麋鹿仿佛近在眼前,它们或越过土坡,或踏过水潭,寻像器里动物奔腾的身影跃然眼前。与此同时,摄像部门还首次引入“水下巡航摄影机”,在玄武湖、骆马湖等地拍摄了几十个小时的“水下世界”精彩素材,加上这些地方本身治理效果很好,清澈的湖底里,水草摇曳、鱼儿嬉戏,一幅幅平日难得一见的水底世界尽收眼底。除了在摄影设备上的“尝鲜”,创作团队还通过“外援”来助力,直播中与南京大学环科院合作,获取了大量野外生物的红外视频素材,让动物们的夜间生活也展现在观众面前。此外,主创团队还联合江苏铁塔公司,首次开启了包括条子泥湿地、大丰麋鹿保护区、无锡鼋头渚、镇江塔影湖等在内的30多路24小时“治愈系”慢直播,让广大网友能够“云”上打卡神奇动物的家。

我们在节目包装上不吝创意。比如在演播室呈现上,主创团队在江苏广电总台600平方米的新闻演播室里大刀阔斧进行创新,一改以往正襟危坐、布局严肃的画风,而是与包装部门通力合作,高精度地重建了包括江豚、丹顶鹤、宝华玉兰等多种珍稀动物植物的虚拟形象,并在节目一开始就全景呈现这些精美元素,让主持人仿佛置身于丛林、湿地之中,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江苏“神奇宝贝”们灵动的形象。此外,节目还创造性地将动物形象作为动态元素融入字幕环节,在直播过程中,标题栏上时而有江豚跃出水面,时而有丹顶鹤云中穿行,妙趣横生,这些创意包装也为整档直播节目增色不少。

二、以“韵味”引人入胜

主题类的直播要想留住观众,颇具韵味的沉浸感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节目里趣味、好玩、科普、互动等因素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在《神奇宝贝在江苏》这场直播中,主创团队致力在这些方面锤炼打磨。

“韵味”体现在鲜为人知的故事之中。比如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被誉为“东方神鹿”的麋鹿在大丰保护区里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39头增长到了如今的6119头,150多倍的增长背后则是一个个“奶爸”的悉心付出。为此直播团队通过多方沟通,最终找到了毕业后就留在这,前后工作近六年的俞晓鹏,通过跟着这位“奶爸”现场直击小麋鹿的诞生过程,再辅以真诚的交流,为广大网友们揭示了一代代麋鹿保护人的辛勤付出和感人情怀。再比如2022年年初的时候,有一对扬州高邮的东方白鹳“夫妇”频上热搜,他们在高邮市界首镇大昌村一处高压铁塔顶端安家、生娃,一下成了很多人关心的大事。我们的直播中,便在这个热点上做二次深挖,通过云端连线展现出了当地电力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安装防护挡板及人工鸟巢、绘制涉电鸟巢分布图、开通线路特巡等各种措施,将更多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给了观众。

“韵味”体现在和网友的互动体验上。为了让观众有更多的沉浸感,创作团队在互动上想了不少花活儿。比如早在节目开始前半个月,节目组就通过“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发起了投票活动。我们在公众号上放出了近20种,这些年新近发现的江苏珍稀物种的剪影,让观众们投出他最感兴趣的品种,这些网友们最为好奇的物种最终在节目中一一揭开面纱,实现了物种发布和网友互动的无缝对接。再比如网友们对各种“神奇宝贝”从生活习性到外貌声音等方面有着数不清的疑惑:江豚是长江淡水水域唯一的哺乳动物吗?淡水鱼儿还留有“海洋记忆”吗?凤头燕鸥为什么会把身上柔软的绒羽喂给自己的孩子呢?对于这一系列疑惑,我们专门设计了“大V连线”的环节,邀请大咖们逐一解答,让网友们见识大自然“新朋友”的同时更涨了知识。

三、以“回味”传递价值

主题类的直播除了好玩、耐看,它应该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那便是守好主流媒体职责,为时代的奋进发展加油鼓劲。为此,主创团队在整档直播中深挖观点、强化主题、多屏传播,用无穷“回味”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无尽动力。

“回味”体现在嘉宾观点提炼上。整档直播节目不仅邀请了时事评论员,还邀请到了江苏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编导们在直播前半个月便与他们展开了多轮的观点“交锋”,力求让他们对直播内容的点评精准到位。而专家学者也不负期望,给出了许多针对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宝贵意见。比如他们在节目中明确提出要展开江苏所有县域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所谓本底调查又被称为“自然界的人口普查”,即对本区域的生态系统、动植物、昆虫、真菌的种类、分布展开详细统计。只有摸清江苏的家底,才能真正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基线,实施保护举措,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此外,针对当时全国只有云南有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的情况,专家们也建议要展开江苏的保护条例立法工作,通过推行地方立法,来真正为万物安澜的家园筑牢坚实的法律基底。

“回味”体现在正面典型的深挖上。整档直播中还穿插了不少正面典型的短片,这些短片也成为展现江苏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要求,不遗余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有力印证。比如主创团队就去到了常年居于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这里在全力拼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毫不吝惜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之中,专门为珍贵的野生动物们打造了一个栖息的家园。“昆山花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不仅颜值超高、物种多样,更是因为“停留全中国10%的鸟种”而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此外,直播中还关注了被誉为“江中绿宝石”的南京新济州岛,为了还动物们一片栖息家园,当地政府部门从2001年开始,就抵住“发展的冲动”,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移民工程,20多年后的这里已经成为很多珍稀鸟类停歇换羽的落脚地,仅在过去6年里,岛上的物种数量便实现了翻番。这一个个典型案例,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江苏地上不断生根发芽,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为鲜明的底色。

“回味”还体现在直播内容的二次传播上。整档节目除了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全程直播外,还在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江苏新闻”新媒体矩阵同步网络直播,不到2小时的直播,网络总点击量超过369.3万。此外,直播结束后,“江苏新闻”传播矩阵共发布“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相关微博56条,总阅读量超2394万,话题#神奇宝贝在江苏#阅读量超1307万。其中《90后女孩带你沉浸式欣赏菌类》被人民网微博转载,登上微博全国热搜。《黄鼠狼赶走凤头燕鸥吃光一窝鸟蛋》视频阅读量超1300万,《60秒见证江苏生灵的国色之美》等9条短视频登上微博同城热搜。一鱼多吃、多屏传播也让整档直播“回味”无穷,向全社会展示了江苏全省上下在探索美美与共和谐家园上敢为善为、走在前列的果敢担当。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