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听见急诊室》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三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真实的纪录,声音的力量
马骊雪豪
《听见急诊室》是江苏新闻广播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之际制作推出的系列报道。项目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多家三甲医院及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急诊、病房、抢救室纪实采访,将5000多分钟的现场素材浓缩成5集原声纪录的系列报道,将“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经之路在声音中尽数呈现。
之所以选这样一个切口,有两个原因。首先,为什么是医生?2018年8月19日,第一届中国医师节,我们随机在街头采访了三十个人是否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只有一位女士脱口而出“中国医师节”,再追问,原来她本人就是一位护士。我们又准备了鲜花,在没有和院方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挂号为医生送节日祝福。结果鼓楼医院的医生在我们表达心意后,愣在当场久久没有回神;在中大医院我直接被当成是值班医生的求爱者被其他医生起哄。那次颇有社会实验意味的经历告诉我,中国医师节,这个为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设立的节日,被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高,甚至在医生群体内部也鲜有问候。2022年8月19日,第五届中国医师节,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医生。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为什么是急诊医生?我们广播节目中的一个子栏目就叫《听见急诊室》,每天会连线一位三甲医院急诊室的值班医生,和听众分享昨夜今晨收治的典型病例,为大家提供健康建议。这个子栏目到现在每天还在播出。我们意识到急诊医生这个角色,从新生到死亡,无论节假与否24小时全勤在线,无论头疼脑热什么病痛都会守护我们的全生命周期,随时被需要,随时都在岗。他们是医护人员不辞辛劳救死扶伤的缩影。同时急诊室中有大量情况紧急,充满现场感的病例,也更适合广播的呈现。
其实能够作为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主创在这里分享心得体会,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是一种“有陌生感的惊喜”。因为我们是广播直播节目生产部门,负责每天早上十点到晚上八点钟播出的广播节目。《听见急诊室》项目的八位主创,有三位是节目主持人,五位是节目编辑,没有一位是专职记者。确定了选题确定了方向,我们该怎么做这些稿子?“笨人自有笨办法”,没有采访技巧,就去蹲守,到现场换上白大褂就跟着医生全程录音,一台机器跟医生,一台机器跟环境和病例,两个小时不够就四个小时,四个小时不够就八个小时,一趟不够就两趟。第一次采访的妇幼保健院足足蹲了十个多小时;现场跟访时候我们见缝插针和医生像访谈一样聊天,聊思考聊感悟。就这样,第一条采访录音,双录音机位近20小时的录音素材被带回来,光听完就用了三天,这还不算粗剪。
海量的录音带来的是庞大的后期工作量,确实让人痛苦,但当摆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现场画面,只有单调的上下起伏的波形,接收信息的方式变成了只能听的时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些在现场被忽略的细节、情绪顺着声音入耳被无限放大。眼睛看不到的,耳朵能听到,耳朵能听到的,脑中有画面。我是团队中最年轻的,干广播9年时间,年龄最大的同事干广播20多年,我们都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震撼,声音带给我们的震撼。第一次采访之后大家碰头开会,不约而同地定下了这组报道的表现形式:不用记者播报、不用后期配音,就把这些打动我们、震撼我们的现场声摆在听众面前。这个做法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之前很罕见,但我们相信在这个作品中,真实的纪录,声音的力量,胜过人为编辑的语言组织和串联。
苦战之后没有疲惫,只有兴奋和冲动。我们迅速布好剩下的几个点:以新生儿、少儿救护为主的南京市儿童医院;以看护和老年人为主的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急诊病房;以带教传承作为特色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以危重症为代表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危重症医学科和综合大三甲江苏省中医院本部、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采访的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当时正值新冠疫情乙类甲管时期,出入医院的手续复杂、健康隐患也较大。另外,我们是节目部门,直播节目都是定时定点的,超长时间的蹲守和节目正常运行之间也要协调。现在回想我仍觉得很激动,那段时间我们早班的主持人、编辑下了节目就带上设备跑到医院,一蹲就蹲到晚上、半夜;第二天一早,晚班节目主持人和编辑出发去蹲守,一直到上节目前回来。前一天采访的人后两天翻录音,四组人马轮流转。37度的高温,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们的热情比气温还高。
采访初期的热情是来源于我们做了创新的模式,随着采访的深入,让我们在庞大工作量中坚持下来的就是采访中见闻的人和事:妇幼保健院葛婕医生,每一位患者她都会说亲爱的。这个大姐从刚开始跟我们讲,我知道你们媒体想要什么,但是那些东西我说不出来,到后来主动和我们说起曾经的经历,说我晚上我宁愿看50个,我也不愿意看一个你见红、肚子疼不来,结果你来了,孩子生在车里的那种。我宁愿我多付出一点,我会干100件平凡的事情,我也不愿意抢救一个;儿童医院的周进苏医生,从晚上七点到零点接诊将近四十个孩子,凌晨十二点半稍微休息一下的时候和我们说,很多小朋友长大后他可能不会记得你,也不会记得你是哪家医院的医生,他甚至长大了根本就不会记得自己生过这样的病。这是我们儿科医生身上一种很纯粹的东西吧,你不用记得我是谁,我是谁不重要,我在你生病的时候做过多少努力那也不重要,10年20年后你是个健康的少年,这才是最重要的;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我们当时经历了一位猝死病人生命的最后时刻,急诊室主任仲跻巍主任抢救一个半小时后向病人家属宣布确认死亡,回到值班室摘了口罩一脸疲惫。我问他,经历这么多次离别,心中还会有波澜么?他说会,怎么不会呢?你试想一下,这个人昨天还在跟你吃晚饭,今天早上就不能一起吃早饭的这种心情,这个东西见多了以后,你会觉得生命真的很脆弱,真的非常的脆弱,他说我们以前在大学里面只学习了如何去看病,工作了这么多年才知道,你看的不是病,是人。这些话、这些时刻,没有剧本、没有安排,是在长时间蹲守中我们和他们之间建立信任之后的真情流露,也成为了我们音频中最自然的动情点。
5000多分钟的现场素材,如何剪辑成最后大家听到的5篇时长8分钟以内的音频产品。这背后是民主听评的结果。从一小时版到40分钟版、到20分钟版、到13分钟版,到8分钟版,每一次动刀都是割肉,都是各种舍不得,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后期我们一共开过八次讨论会,每一次团队成员坐在一起,没有职级、权威,就从一个普通听众的角度,不看稿子光凭耳朵,哪部分被记住就留下来,哪部分听不懂就剪掉。相比文字,我们更相信声音本身的力量。这个过程,也得益于我们是节目创作部门的跨界,相比正常的录音稿件,我们更多的是用节目逻辑去剪辑编排,他的故事性更强,情绪更饱满。当稿件成型,配上原创音乐,第一篇成品妇幼篇出炉的时候拿给我们分管领导听。7分零1秒,他一动不动听完后坐在椅子上开始流眼泪。我们知道,这事儿,成了。
写项目总结的时候,我们的标题是“守正创新”。对广播人来说,声音最熟悉的朋友,在《听见急诊室》项目中,我们将创新深植于守正这个本源,立足声音产品,相信声音产品。能够获得业界的认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音频产品一定是广播最有能力也最应该打造的拳头产品。另外,我们也更坚信,好的作品一定来源于双脚走过的路,双眼看见的人,双耳听过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坚信,人间美好,山河安澜,是因为有无数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人在努力,在奋斗,在奉献,媒体应该也必须去引领大众去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尽忠职守,都是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这样的贡献,不分大小。
这是我们主创团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单上,还有相当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接下来我们也将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谢谢!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二部评论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