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缓慢而用力地穿透硬木板
刘大山
新闻评论《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作为自荐作品,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让我感到十分惊喜,也十分意外。这篇作品是2022年集团新闻精品生产计划的选题之一,从立项到最终见报历时5个月之久,现在回头看去,感慨良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块硬木板终于被穿透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说过:“政治是一件缓慢而用力穿透硬木板的工作”。2020年,中国记协在点评一篇获奖作品时引用了这句话,称评论写作是一个“缓慢穿透木板”的过程,需要集中发力,也必须日积月累。对评论工作者尤其是党报评论工作者而言,只有把握时代脉搏,找到最佳切口,把精品意识贯彻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才能生产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下面我结合这篇作品的创作、刊发、评奖过程,分享几点体会。
一、把握时代脉搏,心怀国之大者
新闻是时代的注脚。好的新闻作品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时代先声,形成时代引领。而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是体现党报高度和品位的思想产品,更应该站位高远,因时选题、应时而作、为时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我们精品新闻生产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选题。无论《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或其它列入计划的稿子,选题时首要原则,就是要紧扣大事要事,积极服务大局,把党和人民关心的事作为关注“焦点”。唯有如此,文章才会有“筋骨”,写作时才能有“战略纵深”。
具体到《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这篇作品,城市更新是近几年来的国家战略重点,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在城市更新中,往往存在一声令下、一刀切等现象,看似提高效率,实际并不科学、缺少温度。
首先,我们确定了城市更新这个题材,并聚焦“反思一刀切”现象这一主题。至于《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这个画龙点睛的题目,则是在后期集体讨论时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在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从立论、谋篇、论述到最终成文,都努力体现了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对社会期待的回应、对群众诉求的关切,彰显了党报主流舆论阵地的高度和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舆论环境,我们的党报评论分量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作为党报评论工作者,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全局、把脉问诊,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贡献力量。
二、厚积薄发,寻找最佳切口
一篇好的作品,要有“筋骨”,还要有“血肉”。要想把重大主题落地落实,就要在大时代里挖掘寻找小切口,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的“血肉”,就是南京近年来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涌现出优秀案例和丰富素材。当然,城市更新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如何写出新意、洞悉本质、打动读者,就需要作者充分践行新闻“四力”,不断锤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不断加深自己对相关领域的理解,提升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就像城市更新需要“绣花功”,评论写作同样需要下足苦功夫、笨功夫。自2018年起,我先后撰写了十几篇以南京城市更新为主题的评论,包括《挖掘增量价值,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意设计为城市注入新动能》《城市更新要留住“烟火味”》《城市更新从观念更新开始》《高水平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留住原住民,老街才有根与魂》《以人为尺度全面推进“旧改”》《城市更新应聚焦“留”字做文章》《打造有生命力的老街区、新网红》《“年轻的历史建筑”宁多保勿错毁》《城市更新,让小空间也有大能量》《“怀旧更新”需旧瓶装新酒》《老城做减法,古都有温度》《探寻古都风韵的全新表达》《激活菜场里的城市文化“密码”》等。
在此过程中,我多次走访南京已经或正在开展城市更新的社区街巷,与当地市民深入交流,同时大量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和资料文献,分析现象、看清本质,找到问题症结,总结好的经验做法。
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让我完成了从探索到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缓慢而用力地穿透硬木板”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些积累,让我看到了小西湖项目的可贵之处,找到了城市更新这一时代主题的最佳切口。其实,无论“一刀切”或“一刀一刀切”,很多人都看在眼里,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层思考,在这一题材上更进一步而已。
幸运的是,在文章即将成稿之时,2022年11月26日,小西湖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是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江苏省首次获奖。这一奖项,为评论作品提供了最好的新闻由头,也为文章谋篇布局提供了“最佳切口”。
三、好评论是“磨”出来的
“好评论是‘磨’出来的。”这是我刚刚走上评论员岗位时,就听过的一句老话。但在完成《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这篇作品后,我才真正有了切实、深入的体会。
作为集团2022年度的精品新闻选题,该作品在7月份就“立项”了,之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查阅资料、收集素材、研究案例、寻找切口;10月份拿出初稿后,又不断修改完善,至12月才最终成稿。可以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花费最多时间、最多精力的稿子。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同样也是“缓慢穿透硬木板”的生动展现。
更关键的是,以往的评论写作基本上是作者单打独斗,而这次的精品生产,从确定选题开始就进入了报社的“全周期管理”。几个月里,从部门到报社,一次次集体讨论为作品赋能。从文章立意、框架结构、逻辑建立、观点层次等方面,一一深入探讨;从主任、副总、总编到集团领导,逐级审核把关,反复修改打磨……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集团层面的作品研讨会。来自各部门、各兄弟单位的同事和前辈,围在圆桌前,面对大屏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每个段落、每个结构都仔细推敲,一句一句改,一字一字改,每个标点符号都力求准确到位。
在六易其稿、精益求精之后,《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于2022年12月14日刊载见报。呈现在报纸上的文章,立论鲜明、素材厚实、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整体饱满又有力度。最终,这篇作品得到中国新闻奖评委的认可,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除了题材与切口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磨”,其中有我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智慧与合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不揣简陋,与大家交流。不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我始终坚信内容为王;不论在新闻写作还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要有缓慢穿过硬木板的精神。只要我们坚守初心,脚踏实地、不懈求索,好作品、获奖作品一定会源源不断涌现。
(本文作者为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中心理论评论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