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铭记》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中国历史叙事如何实现国际共情的表达
高巍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铭记》国际版是首度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叙事载体,探讨守护、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的纪录片。2022年12月30日晚黄金时间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播出后即引发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相关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破2300万,引网友热议。新华社客户端等央媒和多家省外媒体给予关注,形成广泛社会影响。本片通过全新视角、深远立意、富有特点的叙事等,实现了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荣获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纪录片是实现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的理想传播载体,本文将以《铭记》国际版为案例,通过对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策略和影像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国历史如何叙事,能够激起全世界的共情,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纪录片《铭记》国际版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叙事载体,从纪念馆建设、艺术创作、重点文物、历史研究与国际传播、国家公祭等多个角度展现。通过探寻纪念馆的一个个空间,凝望纪念馆的一处处细节,讲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纪念馆工作人员、国家公祭参与者、普通参观者等各种与纪念馆产生连接的人的记忆故事,探讨南京大屠杀悲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用全球视野的创作视角选择叙事主体
南京大屠杀历史迫切的需要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虽然“战争”与“和平”是全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是南京大屠杀话语存在长期被西方社会遗忘和搁置,甚至遭到抹杀、诋毁的背景。自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后,南京大屠杀的话语表达处于越来越活跃的状态,但各种传播形式中引起国际社会共鸣与回应的并不多,这里包括纪录片。创作团队在前期调研时了解到一些成功的传播案例,发现当传播受众从历史观望者转变为注视者的时候,就会完成对历史的共情与认识。因此,无论何种传播方式,是否能为“注视”提供转化的情感空间则非常重要。策划初期,创作团队研究分析了两部著名国外纪录片,以拉雪兹公墓为叙事载体的《永远》,和同样聚焦国家纪念坐标的《越战纪念碑》。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同为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此发生交集、碰撞、产生故事。因此,创作团队认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成为叙事载体的天然优势和基础。
1、从抽象符号到具象叙事载体
自2014年以来,作为国家公祭日举办地、南京大屠杀发生地的主流媒体,江苏广电总台连续推出了多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作品,纪念馆曾无数次出现在这些纪录片的镜头里,但是通常以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画面出现。实际上,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历史坐标、民族悲剧的象征,它还是个很具体的空间。从1982年动议筹建到落成,从三次扩建到历次展陈改进,从城祭到国祭,40年来,这座纪念馆的历史,就是不断铭刻、擦亮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过程。这里也逐渐成为全世界围绕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展陈、发布、表达的中心。首次以纪念馆为叙事中心是本片第一个特色。
2、比以往更关注当下
当我们凝望过去,过去也在凝望我们。《铭记》的开篇是从一个普通开放日的早晨,一个日常又代表特殊含义的仪式开始。随后告诉观众,纪念馆接待参观人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个令人吃惊并具有深意的数据。紧接着影片提出核心问题:人们为何来到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什么?这座纪念馆对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今天的世界、人类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历史不容否认,《铭记》更关注大屠杀话语构建最后一个形态:对反思进行反思。纪念馆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有意义的。提问把视点带入到探讨南京大屠杀悲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这个更高层面的立意上,在开篇就定下叙事基调。
二、史诗性联想的创新叙事结构
1、建筑叙事与个体叙事的结合
当创作团队确定以纪念馆为叙事中心后,就立刻发现了建筑和地景的叙事功能,它们不仅是记忆的承载工具,还是情感的扩大器。而最有意思的是,纪念的内容必须要人的互动参与才能构成。因此,《铭记》的叙事线以纪念馆建筑空间变化的几个重要节点:一期工程、名单墙的建立、二期工程、国家公祭广场的建立,以及三期工程等线索为明线,以纪念馆相关的各个人物的互动和参与为暗线展开故事讲述,比如,既是南京人又是年轻一代建筑设计师的鲁安东出场,引出40年前纪念馆一期工程的建筑设计师、大屠杀见证者齐康的讲述……随后,围绕着建筑空间、文物、仪式、艺术品等,一个又一个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挖掘者、记录者、研究者、传播者,以及普通参观者参与到叙事中……创作团队期待用这种处理方式拓展对南京大屠杀反思的深度和宽度,并为反思提供多维度的情感空间。这是本片第二个特色。
2、挖掘中外互通的话语形态——参观者留言簿
纪念馆从成立最初,就持续着一项重要的工作:收藏留言簿。留言簿是本次拍摄中找到最珍贵的物件之一。建馆38年来,纪念馆保存了几十万条参观者留言,其中包括几十种语言的外国人留言。这些留言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人印记,可视为南京大屠杀表述开始近四十年过程中,不同文化语境对这段历史留下的感悟和反思,这是最有价值的。上文提到,当人们从观望者转变成注视者之后,便完成了对历史的共情与认识。通过翻阅留言簿可得知,无论是抱着怎样原因来到这里的参观者,当完成参观之后,即完成了注视者的转化。创作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整理这些留言,挖掘细节和信息,并将其作为故事中一个全新维度的表达。同时,本片精选了部分中外留言作为重要叙事线索进行穿插呈现,片名《铭记》也正是来自参观者最高频留言词汇。这是本片的第三个特色。
三、构建影像叙事的共情表达
曾有学者指出今天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已不可能再以残酷血腥的画面打动、影响观众——“如果我们的想象力只徘徊在那些残酷的画面的营造中,却不是超越残酷画面的精神之光的想象力……我们依然无法真正完成这一段需要身体与灵魂共同合作的历史叙事”。本片在影像叙事风格上与此观点不谋而合。在《铭记》的影像叙事中,有关大屠杀的历史影像主要集中出现在引子的短短十几秒时间中,并与现实场景进行快速穿插叠画。目的不是震慑观众,而是作为意象表达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想象空间。《铭记》的影像表达可总结为以下二点:1、去屠杀场面的中心化。以屠杀为背景,影像表达的侧重点转移到历史对现实的映射,历史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上;2、影像叙事风格写意、诗意化,以举重若轻的手法拓宽严肃题材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
直至今日,全球大屠杀话语内在的反复和复制仍未结束,反思“战争”与“和平”仍然是跨越文化种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主题。在过去诸多优秀作品的积累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创作是充满挑战。《铭记》从策划到播出历时一年,创作团队长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蹲守进行纪实拍摄,从中寻找破题思路和叙事线索,这和以往相同题材的拍摄方式有很大区别,碰撞出许多意料之外的灵感火花。对人物的选取中,影片不仅聚焦亲历者、见证人,还关注与这段历史接触的普通人,呈现出更细腻富有层次的叙事视角,尝试为观众提供一个既亲切又宏大的叙事感受。获得中国新闻奖是对团队每一位主创人员努力的肯定和鼓励。《铭记》的创作经验说明,题材可以重复,但视角选取、主题立意、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设计等方面,仍然可以不断探索跨文化种族国家的创新突破点。
(文本作者为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工作部创作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