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广播电视台《“一米高度”看南京,我与城市共成长》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访谈二等奖,扫描二维码收听相关报道。
以小见大,展现好的教育的范本和可能性
邓超
《“一米高度”看南京,我与城市共成长》,这是一个主题深刻,人物别具特点的作品。
教育话题免不了语重心长似的“说教”和“被说教”,本篇作品其实也没能避免这样的套路,但有趣的是,几个“一米高度”孩子的表现力和爆发力,让所谓“说教”的主客体成功反转,在成人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社会和城市中,我们找到了久违的突破口和看到了被颠覆的可能性。
所谓“主题深刻”,这个词使用频率广泛,但定义本篇作品再贴切不过。教育,一直是全社会的热点,从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到“双减”政策的强力落地,其本质是我们要培养怎样的接班人来谋幸福、求复兴。本篇作品就是通过对南京市儿童议事品牌“小小民生观察员”社会实践活动的跟踪访谈,通过对其全流程的细致挖掘,不仅展现出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城市治理的强大动能,也表现出社会各界对下一代立德树人的期待和支持。同时,“小小民生观察员”活动也呼应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且现实地展现出把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大政方针、基层工作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联系的特点。
贯穿作品始终的是几个孩子,几个有主意,有想法,勇于表达,敢于参政议政,有着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孩子们发出的“小声音”成为了政府采纳并且实践的“大决策”,在南京市儿童议事品牌——小小民生观察员活动的推动之下,几个“一米高度”的小孩儿的小见解被放大纳入到南京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这不正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范例吗?
所以,这样一个由小朋友撑起的大主题,让我非常珍惜。
我注意到省市媒体都做了这一活动的报道,但内容大同小异,少了持续性跟访,在我看来,很遗憾。同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机会。
那么,我来做这个挖掘者。
从1200多份小朋友的建议案中,我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建议案进行展开,以小见大,各有侧重。
一是在学校门口施划“彩色斑马线”。这个由两个五年级小学生提出的建议,被列入南京市2022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且在南京市人代会上票决通过,全市确定18个点位付诸实施。南京市政府对“小小提案”“大大”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孩子们和家长的预期。
二是在农贸市场设立“菜宝宝自习室”。这是最戳人心和泪点的提案。经营户的子女大冬天在窜风且嘈杂的市场一角做作业,大家都熟视无睹,但一个小暖男却上心了。这也是唯一“抄近路”直接推进的提案,具体落实单位在提案提出的当月就开始行动起来。相关人员在讲述提案推进的过程时,客观又温情。提案的落实不仅帮助外来商贩解决后顾之忧,也让这些外来的新市民体验到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
三是设立“科创院企小学生开放日”,这是最具时代感的提案,立意高,角度巧,确实勾连到了我们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神经点。为推进提案,活动主办方为此专门举办了一个暑期实践营,带着孩子们进入高科技企业,去看园区发展和技术展示,孩子们流连忘返。
【采编过程】
决定做这个题材时,并没有多少把握,相反,有不少不确定因素。比如内容,想做的既大又全;比如孩子们的表现,他们在活动中天马行空,但是面对镜头和话筒,本能地像是回到了考试课堂,拘谨又紧张;比如受访者中部委办局的相关人员,他们因为接受采访而放不开,没有稿子似乎说话就不自在……
以上这些顾虑,因为第一位进直播室的被访者的表现,给到我继续制作的底气。第一期节目,采访的是活动发起单位负责人,南京市人民政府妇儿工委办主任王玉梅,她是一位资深的社会事务管理者,活动主要牵头人和设计者,深度参与整个活动,她了解并且热爱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她亲自翻阅了几百份孩子们的提案,她直接和孩子们对话交流,她不只一次跟我表达,在旁听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让她受感动受教育,她有对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真诚和情怀。正是这期节目,这位优秀的表达者,让我意识到这档访谈节目大有可做。
“彩色斑马线”提案的落实单位是南京市交管局,本来联络的采访嘉宾是一位副大队长,后来临时换成一位中队长,就是这位职衔普通的一线交警,因为是落实孩子们提案的亲历者,她质朴又实在的语言特别打动我,她说“以往,交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者落实相关的措施,更多是从上级到下级的落实途径,这两位小朋友的举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去完善我们的交通管理举措。”
还有“在农贸市场建儿童自习室”的落实部门南京市交管局,来的嘉宾原本就是带着稿子的,但是在我们以聊天式的方式切入话题时,他立即就放松下来。在节目中,他称呼农贸市场外地经营户的子女为“菜宝宝”,贴切也亲切,他直言不讳这样的尝试和推进得慢慢来,目前在试点,后续的工作仍旧需要多方配合。没有放大自己的作为,也没有回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案的落实没有那么的理想化,看似不完美,而这种务实的反馈反而是走心和真实的。
再来说说受访的孩子们。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们之前都接受过各种采访,也许是面对群采式长枪短炮的局促,孩子们的表现不够松弛。所以,无论是跟访还是邀请孩子们来直播间,我跟孩子们说,你们想站就站,想坐就坐,你们的表达不受任何限制。
这就是广播的特点和魅力,主持人不只是推开话筒说话,我们是记者,是编辑,是策划设计者,我们参与和亲历节目制作和采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分。同时,广播访谈不是群访式的通稿,不是短暂的片段,它是可拉伸,可揉搓,可反复的长镜头。
在剪辑和孩子们谈话的内容时,我很纠结。因为孩子们的表达都是即兴的,有很多的口水词,嗯,啊,呢之类的,我也不是正襟危坐,会时不时笑场,这些笑声,也是我在剪辑时的难题,剪掉还是保留?甚至,多位嘉宾坐在一起时,我们有话赶话的重叠,要不要剪掉?
最终,这些自然的表达场景,都被保留下来。
我没想呈现一档漂亮到没有瑕疵的节目,我想呈现的是一档有质感的节目,而中国新闻奖的评价机制恰好是务实的。
这档节目的采访制作从2021年11月份,一直持续到2022年11月份,前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在暑假期间,我基本完成了和“小小民生观察员”活动直接相关的所有采访,但还是觉得素材不够,原本打算等到11月份举办由小小民生观察员参与的儿童议事会采访完,作为整个作品的收尾,遗憾的是因为疫情,活动暂停。2022年10月26日 ,南京市发改委牵头举行了“征集市民好建议,民生实事金点子”启动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2023年度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建议征集活动,我提前了解到在发布会现场,我之前采访的一位小小民生观察员作为代表受到邀请,这次的发布会似乎是“小小民生观察员”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和延续,由成人主导的政府正式集会中,一个“一米高度”的孩子看似特殊,其实她的出现,她在现场发出的声音,恰好在提醒所有人,南京市接近百万少年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应该,也值得被看见被听见,这个补充式记录使得本篇作品的主题更丰满完整和有说服力。
关于这篇作品的结尾,开始有很多设计,最后考虑恰当的落脚点应该还是给到孩子们。节目最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小小民生观察员是干嘛的?什么是小小民生观察员?”这个问题没有出现在提纲里,而是在直播节目中直接抛给了孩子们,我想听到孩子们在即兴反应下的脱口而出,孩子们回应这个问题时,有稚嫩但准确的解读,有感触深刻的表达。这个结尾是有心的设计,却获得了无心又出自本心的回应。
一期好的访谈节目,需要时间来打磨,给到自己足够的耐心,保持跟节目主题相关所有活动的记录和跟访,终有收获。
这档节目并不是我所有获奖作品中最优秀的,但却是所有作品中最举重若轻的。它胜在所有被采访人物和特点差异化的选择上,在所有被采访人物不做作、不刻意、不修饰的情感表达上,在结构设计的精巧上,在重大意义的链接上,在小朋友的提案被放在至高无上角度,被南京市政府费尽心思“迎合”的冲击性上。
(本文作者为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产品中心财经事业部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