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消息二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细节呈现丰富历史意义,让“易碎品”具备恒久价值
杨甜子
互联网时代,消息成了新闻作品中首当其冲的“易碎品”。为了抢时效,记者们在写作消息时常常不那么讲究,将基本事实说清楚了就行,甚至拿来通稿一发了事。然而,通过深入采访,认真写作,精心打磨,文字消息完全可以兼具有效性与有用性,成为具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不碎品”。 《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一稿,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消息类二等奖,稿件正是通过“小切口”反映国家公祭日大主题,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让报道效果“四两拨千斤”。
创新切入角度:由学术论文楔入,见他人之所未见
国家公祭日主题历经多年开掘,出新出彩难度极大,找个巧妙新颖的角度至关重要。在历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不乏国家公祭日主题的各种策划,如第31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作品《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南京捐赠抗“疫”物资驰援拉贝后人 》,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的作品《南京记忆·世界记忆》等。因此,关于国家公祭日主题的报道,更需要注重从“新”的角度切入,让新闻由头足够吸引人,读者才能读下去。
从学术论文切入,挖掘珍贵手稿背后的文献价值,成为了《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一文的创新之处。这也是稿件备受关注的焦点所在:选题究竟是如何发现的?
稿件的选题来自一篇学术论文。2022年10月版的核心期刊《文学研究》中,刊载了一篇名为《<难民回忆录>的文史价值刍议》的论文,对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吴雁秋的回忆录手稿进行了评析,这也是珍本《难民回忆录》的首度公开。
进行文献查阅时,记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点。多年在高校一线的采写经验和自身的学术积累让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选题。
历史走到今天,关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能够挖掘的一手原始资料也越来越少。目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早期文献,除了各种公文,民间以往公开的日记或回忆录主体,大多是第三方观察家,如在日军进入南京后,仍然留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等。对难民和保护难民的行为记录,除了被纳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程瑞芳日记》外,亲历者记录中较常见的以口述史居多,因与历史事件相隔久远,其真相细节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因此写作于1938年的《难民回忆录》手稿,其珍贵的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沉下心来,留心处处皆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论述,对新闻工作者的“四力”提出了要求。其中,眼力正是记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独特的眼力是独家发现和独家视角的来源,它需要记者做有心人,以犀利、睿智的眼光见他人之所未见。记者需要综合运用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善于发现新闻事实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问题,选择独家视角,才能写出题材新颖、形式独特、具有真正新闻价值的作品。
凝练历史细节:把19000字浓缩进935字消息
自2022年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开始,评选办法对大部分项目都尽除时长、篇幅之要求,独留对新闻专栏刊播周期、总期数、持续时间之要求,依旧为“连续刊播1年以上,年度内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不少于1次”。此外,新闻访谈保留了“访谈部分应不少于全部内容或时长的三分之二”之规定。
新版评选办法看似放宽了要求,实则带来更大的挑战,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评选委员会将更加注重作品的新闻性、创新性、影响力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评估。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品本身的质量和价值仍然是关键所在。
将新闻事实凝练,用干脆的文字表达出来,更加考验记者的基本功。联系上珍本《难民回忆录》手稿的发现者黄静后,记者对黄静提供的《难民回忆录》原文进行了反复研读。《难民回忆录》手稿共19137字,全文手书,含封面封底仅33页,但字字千钧。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1937年8月15日至1938年3月24日期间,作者吴雁秋一家人南京——六合——南京流亡的经过。对南京大屠杀后期日军暴行以及普通民众的遭遇、见闻和感想有着视角独特而细致的记录,最后署“雁秋记廿七年三月于五间厅住宅”。由此可见,作者安顿下来旋即进行了回忆录的写作,当属南京大屠杀史料中较早的一份一手资料。
怎样从这一万九千多字的手稿中,挑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凝练?通俗定义里的消息依然是一千字以内,就是将整本手稿“一五一十”抄下来,一千字的体量也只能“抄”出“冰山一角”。最终,记者选择了《难民回忆录》中的一处细节——对于“幸”字的记录,在935字的文字消息稿中进行了展现。
记者在阅读和整理文稿时发现,《难民回忆录》里“幸”字用了32处。其中,对于幼女出生的记录更是令人感慨:“所幸内人在乡间产生一女,出世即亡,否则多一累赘。”表层看是作者意图表达“庆幸”“万幸”,但读者反而更加同情于作者的言外悲凉之情。幼女出生时吴雁秋的“所幸”,成为了这32处记录中最特殊的一处。人性之复杂、战争摧残下的无奈与痛楚,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全网独家首发:迅速成为过亿“爆款”,史料价值获肯定
对内容精心取舍的同时,记者本着严谨求实态度,联系相关专家就历史细节表述进行了仔细求证。如作者吴雁秋是否可以界定为“亲历者”?记者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主要编纂者、南京大学教授姜良芹求证后确认,南京大屠杀的时间界定,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是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3月。前六周是日军集中暴行时期;此后直至1938年3月,为日军分散和零星暴行时期。根据回忆录手稿,作者流亡后第一次返回南京是在1938年2月13日,故可以称他为“亲历者”。
珍本《难民回忆录》的史料价值再一次得到史学专家的肯定,也让本文的新闻价值有了扎实的基础:《难民回忆录》记录历史的视角和详细程度,在同期的公开历史资料中极为罕见。作者在记录时,注意到日军暴行的细节,还有他作为难民的亲身经历,无论是史料形成时间、内容记述,还是作者记录历史的姿态,都有着独特的价值。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日军侵华战争,认识日军侵华对百姓带来的苦难,对目前的史学叙事起到了细节补充的重要作用。
《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在扬子晚报独家首发后,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学习强国、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百余家门户平台和媒体的转载,相关话题微博阅读总量过亿。央视一套在扬子晚报首发后,迅速跟进选题,对史料发现者黄静及相关专家做了采访,并于2022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在《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稿件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社会导向,引导读者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一稿,是新闻报道“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一次成功尝试,兼具了时效性的同时,通过细节呈现丰富历史价值,充实了稿件的有效性与有用性。每一个记者编辑都有写出“不碎”作品的可能和机会。如何让新闻从“不碎品”升级到“耐用品”甚至“收藏品”,我们还将继续探索。
(本文作者为扬子晚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