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获奖者说|沈峥嵘:创新国际传播 彰显中国故事的世界价值
2024-01-01 11:09:00  来源:江苏记协  作者:沈峥嵘  

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融媒产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创新国际传播 彰显中国故事的世界价值

沈峥嵘

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最高等次名单上,江苏的显示度令人振奋,6件一等奖作品中5件来自央媒,唯一1件来自地方媒体的便是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融媒产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

长期以来以“国家队”为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地方媒体作品如何能够跻身精品之列?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江苏,国际传播建设的内容、质效能否跻身第一方阵?这些都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回望作品,“以中国方案,答世界之问,用‘世界语’讲好中国故事,在故事中传递中国价值。”这是主创团队秉持的思路,也是新时代新华日报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10月召开,世界聚焦中国非凡十年,关注中国未来发展。

如何讲述中国非凡十年的发展故事?新华日报社党委、编委会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团队大胆创新。主创团队坚定地选择承载时空变化的建筑作为项目载体,开始时计划选择江苏这十年间建成的地标性建筑展开新闻叙事,但在一次次论证后,我们转而关注普通人因建筑而改变的“家”,这是一次重要的思路变迁!建筑营造“家”,不断完善以更好满足“在美好的家中构建幸福生活”的人的需求,恰恰紧扣中国这十年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世界语”的心之所向。

2022年夏秋之际,我们和美国建筑师亚当等学者组成团队,在江苏城乡真实寻访和记录观察十年变迁、百姓生活和中国图景。南京小西湖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尊重居民意愿的渐进式微更新(Renew),满足了历史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重需求;宿迁市墩前村乡村建设的实验(Experimentation)价值在于,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成本高效改造实现村容更新、年轻一代回流又如何进一步改善乡村肌理;洪泽湖十年禁渔、休养生息,政府同时积极帮扶上岸渔民安置新家创业转型(Transformation),江苏渔民“船”与“家”的解构与重组背后是中国对生态环境和百姓生活的双重关照;苏州评弹 UP主顺应互联网浪潮,创新(Innovate)传承传播传统文化,虚实之间家庭与工作平衡兼顾;如皋武定苑的社区适老化改造里的居家养老和“一碗汤距离”的亲情照护(Care),让外国建筑师理解了中国“孝”道的现代理性温情。

五个故事和双语短视频播出的次序依次为:更新Renew、实验Experimentation、转型Transformation、创新Innovate和照护Care,在海报设计上,我们精心选用外国朋友喜欢的“填字游戏”形式,将五个故事的英文字母巧妙拼成HOME,强化这组策划的创意灵魂“家”,并将源于中国书法篆书“家”的现代设计作为双语短视频和互动游戏的主视觉,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文化互联互通。

五个“家”故事,探讨了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生态保护、 文化传承等话题,作品最终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推出,在海内外广泛传播,获得极大认同,其故事内容都对应和有力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展现了丰富人类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中国智慧,对汉字“Jia”以及深层中华传统文化也进行了全方位对外宣介。

要想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把中国人的话说给外国人听,而且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听,就必须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

美国建筑师、如今定居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师亚当和南京留学生团队是此次“家”故事的主要讲述者。融入“他者”自身独特理解,让“他者”不仅仅是目击者,更成为亲历者。

该作品入选中国记协“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创精品十大案例(地方媒体)”,是江苏唯一,也是地方国际传播作品唯一。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评价:“外国人眼中看江苏变化,视角独到又精准。作品展现了中国‘以人为本’‘让百姓生活更美好’发展理念在江苏的生动实践。报道真切自然、新颖生动,以讲故事为核心,加入互动元素,大大提高了重大主题国际传播的触及率、内涵性和影响力。”

新闻每逢大事必创新,这是新华日报社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新华日报社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持续创新打造融媒精品,以媒体融合拓展国际传播维度、提升国际传播效能。2018年度作品《嗨,你有一个来自江苏的漂流瓶——一带一路五周年特别报道》和2020年度作品《在中国,看Frank打开长三角“盲盒”》分获第二十九届和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三等奖。

在集团党委、编委会的鼓励指导支持下,在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Home Story in Jiangsu》得以向媒体深融破圈挺进,首创“四位一体”国际传播创新格局:以讲故事为核心“柔性传播”、以创意IP为焦点“精准传播”、以技术为支撑“融合传播”、以田野调查为外延“深度传播”,充分体现媒体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时代进阶。

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常有困阻。比如,当年疫情带来调研采访出行的极大不确定性,因破冰创新拓展边界而叠加的 数倍难度,从创意、内容、形式到传播,都需要我们既是知世界 晓中国的中外融通者,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斜杠”记者。然而,取法乎上、迎难克难、反复打磨,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闯关 升级,疲惫又充实,因为我们与职业尊严互相尊重、相互成就。时常也会以自我膨胀自我减压:牛,今日之创新就是明日之塑型!这也是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者的进阶之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 求“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 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 程上的国际传播工作再一次指向定航。今年省委信长星书记寄语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用心定选题、用心找素材、用心选 角度、用心抓制作”,诚哉斯言,这就是精品生产的大道,这也 是新华日报社近年来高度重视并创新推动国际传播工作的自觉实践,正因如此,报社实现了5年内3次收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佳绩。

历史总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启迪,而只有始终怀揣初心使命,日拱一卒孜孜以求,才能够在时与势中切中肯綮、不辱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国际传播意蕴,需要我们进一步“塑形象、讲故事、传价值”,创新国际传 播,彰显中国故事的世界价值。我们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为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部、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