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采访手记丨江苏广电总台记者刘康:相约走近江苏大地 看更高质量发展奋楫杨帆
2023-06-20 14:12:00  来源:江苏记协  

编者按:今年5月,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和江苏媒体深入江苏南京、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地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活动期间,记者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江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展现了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探索经验。我们邀请部分媒体记者,撰写采访手记,分享创作经验,供全省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

5月中旬,中宣部组织的中央主要媒体和有关地方媒体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苏。非常荣幸,我作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组中的一员,全程参与了此次采访活动,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向同行学习的机会,也是践行四力,用脚步丈量江苏高质量发展深度和广度的一次宝贵经历。

为了配合做好此次报道,总台报道组兵分两路,分别沿着南京、扬州、常州、泰州和镇江、无锡、南通、苏州两条线路跟踪采访,采用融媒报道手段,及时发布了数十条短视频、多篇图文及电视报道。采访除了聚焦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也记录下了中央主要媒体对江苏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细致观察及深刻感悟。

在镇江的调研采访中,我采写了《“戴庄经验”开新花结新果》一篇报道,通过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赵亚夫的交流,以及实地走访,展现了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在《产教融合有深度!这里考取的维修师上岗证成了“金字招牌”》这篇报道中,我们通过在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的走访调研,考察了当地不断发展壮大的航空产业。我取了“维修师上岗证”这一小切口,展现了当地通过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在培养与航空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更有深度的产教融合,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的智能制造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用一张张“金子招牌”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无锡的调研过程中,我采写《万物互联“网”住智慧养老新生活》《推进长三角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方便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两篇报道,从医疗改革的积极探索到养老高科技不断迭代升级、走入寻常百姓家等方面,展现了市民美好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求是杂志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媒体,以及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等省外媒体的积极互通,也是本次采访活动的一大亮点。我们看到,中央及省外媒体的采访团队也通过行进式报道、直播态报道、主题系列报道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报道方式,解码江苏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江苏各地高质量发展新进展、新成就,在大小屏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值得学习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行十多人的报道团队通过前期踩点,选择了启东的海工基地作为报道核心,从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海工平台切入,聚焦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的发展,反映出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不断实施“产业强链补链”计划,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实体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相关内容。通过连线报道+记者观察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果。

我们也多次采访了来自省外的同行。光明日报社的记者张云在参观了无锡超算中心和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后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感慨道:“江苏在科技创新这方面做了非常多很扎实的工作,科技的贡献率也很高,破解了很多‘卡脖子’的问题,而且吸引到了很多高端的人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链不断提质增效、百姓生活欣欣向荣……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让采访团印象深刻,也为报道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素材。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本次采访行将结束之际,来自经济日报社新闻综合部的魏永刚老师用一首自编的短诗《留别江苏同行诸同志》,对此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采访报道做了总结。在此,我也想借用这首诗,为此篇报道手记做一个收尾,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和同行们一起见证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新的篇章。

留别江苏同行诸同志

魏永刚

京口瓜洲一水间,丁庄虫鸣万人羡。

岸绿五山行不足,船泊启东待扬帆。

一腔旧事问蒋巷,满目新景看山泉。

最喜元荡牵沪苏,莫忘此地最江南。

阅读报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