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持续关注,近两年的接续报道,在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报送的作品《石榴红了》获广播新闻专题三等奖,全面展现了海安宁蒗支教教师的动人故事。海安教师接力支教了30多年,这样的好题材如何保持新鲜度?创作团队进行了探索实践,作品主创之一、省广电融媒体新闻二部记者周洋谈了他的创作体会,今天,我们登载全文,与大家分享。
侧耳倾听 “石榴红了”
——《石榴红了》创作体会
周 洋
海安宁蒗支教团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苏“时代楷模”。30多年来,海安支教老师克服种种等困难,累计为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大、中专生1万多名,为宁蒗“小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书写着东西部教育帮扶的时代传奇。广播新闻专题《石榴红了》,讲述的便是他们的故事。好题材如何保持新鲜度?创作团队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更扎实的采写、更新颖的角度、更创新的方式,呈现时代故事。
一、新老记者接力关注,在发展和变化中讲好时代故事
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接力支教了30多年,我们跟踪了十余年。
2007年,海安支教宁蒗即将满20年,教师节前,江苏新闻广播原南通记者站站长董秀芳远赴小凉山,通过三天的采访体验,凝结成一篇十分钟的广播新闻专题《小凉山深处燃烧的红烛》。报道播出后,收到良好的收听效果,不少听众一边听一边流泪,南通还组织志愿者专门前去慰问、学习。点开稿件音频,一段段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无不流露出海安支教老师甘愿付出的感人情怀。就像连续支教6年的蒋蓉老师所说的,“看到这里的孩子们求知的目光,就像一双双无形的手紧紧拽着我。”也正因为这样的情操,他们无愧于宁蒗人最尊贵的那一声“海安舅舅”。
2019年8月,海安老师支教的宁蒗民族中学里,“海安班”考取了1个清华2个北大,几乎创造了丽江奇迹。“海安班”成绩为何如此斐然?海安和宁蒗的“宁海”之约又是如何继续推进的?接过前辈记者的接力棒,记者去到了小凉山采访,并推出广播新闻专题《小凉山里的“海安舅舅”》,记录了31年来海安支教宁蒗的教育成果,更谱写了一曲教育扶贫的赞歌。
从远方而来的老师,陌生又亲切的声音,给宁蒗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个精彩的新世界。从此,孩子们有了新的梦想,和为梦想而打拼的勇气。在采访中,记者采访到了一个叫“卢磊”的高三毕业生,他对着记者的话筒坚定地说:“我要考清华大学!”
这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记者把这句话写进了稿子里。此后,记者也在一直跟踪着卢磊高三的学习情况。2020年8月,云南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卢磊会被清华录取吗?”记者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卢磊的电话。不负所望,宁蒗民族中学又考中了一个清华。
2020年8月20日,江苏新闻广播推出了通讯《彝族小伙圆了“清华梦”,有一群“海安舅舅”在守护》,同步在江苏新闻广播官方微信和荔枝新闻、我苏APP刊发,这也是江苏媒体中率先呈现当年海安支教宁蒗成果的报道。8月21日,江苏新闻广播配发评论《闻名全国的“海安舅舅”,改变了数万边疆学子的命运》,让小凉山里的“海安舅舅”热度持续上升。
二、再赴小凉山,千锤百炼打造精品
2020年8月25日,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下,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再次对海安宁蒗支教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探访。另一路记者前往江苏海安,采访前几批支教教师。记者之前时刻互通有无,谈采访中的感受、收获。同样,重大题材策划在前,创作团队力在争进一步挖掘海安宁蒗支教团的故事,把作品打磨好,让其真正成为一部精品力作,并持续放大广播特色优势,让故事讲出新意。
因为有了前一次的采访积累,第二次深入宁蒗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视角又发生了变化。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要继续俯下身、沉下心,用更多的代入、更敏锐的观察带出更多的新意,从而打动更多人。
脱贫攻坚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在这一宏大的时代叙事中,一颗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2020年的教师节当天,江苏新闻广播在《新闻故事》栏目中推出了广播新闻专题《石榴红了》。我们以卢磊两年不同采访入手,用他的故事带出了绵延三十多年的支教故事。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同时,创作团队以“石榴”贯穿整篇专题。石榴在宁蒗当地被广泛种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上那么一颗。8月底,正好是石榴收获的季节。与此同时,石榴,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
创作团队以“石榴”贯穿,既体现教育扶贫结出的累累硕果,也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情谊。
在注重角度选取的同时,创作团队还深知,广播最大的特色是声音。声音最大的特色就是无孔不入,细微的变化都能通过声音被持续放大,给听众带去强烈的冲击。创作团队在采访中,也格外地注重声音的记录。海安老师聚餐时的切菜声、家访的脚步声、暴雨落下的声音、学生的歌声、老师们的祝酒歌声、家长们发自内心的笑声……我们把这些听上去有些“琐碎”的声音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对丰富的声音元素的运用和精良的制作,经过一遍遍素材梳理,一次次反复推敲,用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在“侧耳倾听”中感受到宁蒗当地孩子的梦想是如何“开花结果”,感受专题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对此,江苏省记协给《石榴红了》的评价是:既饱含着生活气息、有“泥土”味,也有“诗和远方”的浪漫与责任。
三、全媒体深度融合,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
没有新媒体产品不是好产品。在海安宁蒗支教团的报道上,我们一直注重全媒体传播。希望我们的新闻产品能够通过媒体融合的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展现老师们的故事。
针对海安宁蒗支教团的感人故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各个平台集思广益、各显其能。同步还在“江苏新闻广播”官方微信、荔枝新闻APP、我苏APP、江苏城市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等多平台刊发。
江苏新闻广播还和我苏团队深度合作,创作团队还通过融媒体手段,运用视频、音频、手绘等方式创作H5动画——“32年281人次,海安→宁蒗”,让更多人在互动中更有代入感地了解海安宁蒗支教团的故事。全媒体传播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获得了海安宁蒗支教团的认可与转发推荐,全网阅读量上千万。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很多记者都在讲支教扶贫的故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走在先,挖在深,寻找情节独特的故事,选取更巧妙的角度,持续强化精品意识、全媒体传播,将“海安舅舅”这个好题材持续保持新鲜度、刻画得更深入。在日常的采访中,也建立了一种良好的机制,鼓励记者走进一线,写好人性中的温暖故事。作为一线记者,也将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宝贵精神,继续用手中的录音笔、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冒着热气、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中国故事、江苏故事,不负伟大时代。(《石榴红了》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题三等奖,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二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