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周世康:新闻要动起来——新闻作品创作点滴谈
2022-02-04 18:58:00  来源:江苏省记协  

什么叫让新闻动起来?如何使新闻动起来?在第31届中国新闻奖江苏获奖作品报告会上,省记协名誉主席周世康围绕新闻作品创作作了现场点评。今天,我们全文登载,与大家分享。

 

 

新闻要动起来

新闻作品创作点滴谈

周世康

 

听了获奖者的经验介绍,得到一个启发,就是新闻要动起来。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有个观点——新闻要回归感性。他是针对不少新闻报道呆板空洞、概念套概念、可读性差而开出的一个方子。从那时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强调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更紧逼而现实了。因为与那时比,媒体数量不知道翻了几番,新闻是海量涌来,人手一机传播瞬间畅达,视频优先又占据着争夺眼球的高位。这样的新闻供应现状和传播背景,已经把新闻的吸引力推到了决定媒体兴衰的地步。因此,回归感性的见解在今天不仅继续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还要深化,其方向就是让新闻动起来,这也是回归感性的核心。

什么叫让新闻动起来?

新闻的第一要素是人。凡是有人在其中作用着的新闻,都要闻其声,见其人,都要有他的行动及变化;凡是报道事实的新闻,都要有现场,有场景,即氛围、声音、各种互动、动态变化;凡是相关背景与知识含量较多的新闻,都必须把它们与动态的要素相结合,把叙述由静转动,以动带静。即使是宏大叙事式的新闻,宏大是主题,叙事也必须是动态的。这就是让新闻动起来。

如何使新闻动起来?

首先,记者在策划、采访中,要把挖掘一切动态因素放在首位,而且以主要的动态线索穷尽釆访,结构全篇。

《听•见小康》作者介绍说:作品突出听时代之声:栏目采取音视频为主、配以图文报道的形式,主人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小康故事。报道以音频打头,为加强环境音的采集,团队专门采购了专业的录音收声设备。小康讲述人工作生活场景中的鸡鸣、犬吠、打字声、开门声、骑车声等都被采撷其中,大大丰富了音频的画面感,增强用户对小康故事的代入感。作品突出见小康画卷:为了给读者呈现更精彩内容,“听•见”工作室在采编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前几期视频以简单的记者采访花絮为主,后逐渐转向对主人公的拍摄,加入航拍等元素,全景展示了主人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且视频内容与音频内容错位呈现,相互呼应,更加立体全面展示主人公的小康故事。

《石榴红了》作者介绍说:广播最大的特色是声音。声音最大的特色就是无孔不入。细微的变化都能通过声音被持续放大,给听众带去强烈的冲击。因此在采访中格外地注重声音的记录。海安老师聚餐时的切菜声、家访的脚步声、暴雨落下的声音、当地学生的歌声、老师们的祝酒歌声、家长们发自内心的笑声……他们把这些单独听上去有些“琐碎”的声音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大量而丰富的声音元素的运用和精良制作,让人在“侧耳倾听”中感受到宁蒗当地孩子的梦想是如何“开花结果”,也能见证到八千里路云和月承载着责任与担当,三十二载寒与暑见证了光荣与梦想。

其次,要善于寻找动态因素,让非动态因素转化为动态。

《感恩和平,重走南京安全区》作者介绍说,他们的作品是以人物切入,通过“走”这个动作,有机地将静的史料串起来,并注重现场典型音响的采制,让报道富有动感、代入感,真实可信。他们遴选了南京鼓楼医院、拉贝故居、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原五台山小学)、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五个地点,同行嘉宾特选了参加中国政府赴海外抗疫医疗队的医生、南大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的专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师生、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的学者。同行者是与那段历史中人和事有着各种不同关联的人,寻访地是史料中具体事件的发生处,记者与嘉宾同行,走过这一处又一处。问答之间,把默不作声的久远史料复活在现实人口中,问答声音回荡在或静谧或吩闹的具体环境中,一条讲述历史的新闻,就这样转化为动态的鲜活报道。

《果果的译语世界》作者介绍说,聋人与外界长期交流的痛点促使果果们决心去尝试一个原创项目——智能手语翻译软件。这非常困难,他们只有四人的小团队,20年前中科院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果果们在三个月中,各司其职,不分昼夜,居然在夏天完成了这个软件雏形。当主创人员看着健听人对着终端讲话,屏幕将语音转化为手语动作翻译出来的一刻,心中大为震撼。由于手语语法习惯与汉语文字的语法非常不同,所以这个手语动画的翻译对聋人来说,更加友好和直白。依靠此项目,果果们在科大讯飞举办的全球AI开发者大赛中跻身决赛。节目主创人员拟对节目形式大胆突破,整部片子的旁白以模拟果果第一人称进行。这个选择非常激进,稍有不慎,会在节目效果上毁掉半年积累的鲜活素材。在后期的反复讨论中,主创人员明白明确了一点——果果因聋而失语,她的梦想以及她研发手语翻译软件,都是希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现实中,她一直是手语在表达,而在片子里,主创人员真诚地希望能够艺术化地赋予她真实的声音。在得到本人同意后,他们首先邀请果果参与节目撰稿,然后编导润色,最后找了电台人文类节目主持人陆忆偲进行配音,这样一次契合人物心愿也契合节目风格的尝试妥帖且点睛,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再次,要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的特点。

让新闻动起来,电视可以凭形象,广播可以凭音响,融媒可以兼容并蓄多种优势并用,似乎纸媒只凭文字,相对较差。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文字消息《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南京捐赠抗‘疫’物资驰援拉贝后人”》的作者介绍说,该稿在谋篇布局上,采用的是消息写作最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全篇文字凝练,起承转合切换自如,一气呵成,既有跨越时空的历史感,又有温暖人心的细节,内容翔实、笔力老到。导语部分别具匠心地从描写抗“疫”物资上的暖心标识入手,“并肩战疫,南京与你同在”,简洁优美的文字引出一段跨国救援的暖新闻,提纲挈领,引人入胜。在结尾部分,记者还专门加上了对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的采访。作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张生在感动于此的同时,还从“博爱之都”“和平城市”的角度,赞叹这一段“穿越世纪不曾褪色的情谊翻开新的篇章”,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可谓是点睛之笔。由此可知,记者首先是作为一个动态的新闻事件来写作,其次是尽可能采集事态发展中几个关键节点,最后引入权威人物的评点。在此前提下,用动态的语言书写全篇,有场景,有人声;过程联着过程,动作接着动作;少叙述,多描述。于是,同样使新闻动了起来。

即使对广播电视这些自身有动感优势的媒体来说,首先必须选准核心的动感因素,否则就动在边缘,远离中心,导致新闻偏离主题;其次必须真正专心用心精心,在选准中再创新,才能把长处突出地发挥出来。

《第一书记种瓜记》作者介绍说,要大胆创新,常规故事里有非常规表达。比如:丁先锋信心满满地跟作者说:“我的目标不是村集体收入18万 +,我的目标是180万 +”,作者说:“你这话我可就播出去了”,他答“你播啊,我就有这个信心”,此时,作者马上采用反转的剪辑手法:“我这还有一批瓜销路没解决,愁死人了。” 再比如,村民最初知道丁先锋种地的消息时说:种地的钱他是不是要带走啊?到后来,一位大爷说:“丁书记在我们这里干个三五年,我们奔向小康没问题。”当记者告诉他丁先锋只在这里待两年时,大爷哎呀一声,露出晴天霹雳的表情。让人会心一笑之余留下思考。在剪辑上,作者用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比如反转、多屏,它们让生动的素材,有了更加鲜活的表现。整个作品显得张弛有度、风趣而真挚。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是新媒体的语态,不是电视的语态,但这样做以后,动态感更强烈了。

《感恩和平,重走南京安全区》作者介绍说,广播是听觉艺术,听感好是第一标准。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后期制作对整个系列报道的声音进行了严格的品控,包括音响素材与记者、主持人语态的契合度,英语原声和中文配音的压混,音乐的渐入渐出等等,这些细节的极致化合成,让报道听起来自然流畅,有效地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题头是广播系列报道“龙眼”和“灵魂”之所在,报道精不精彩可以从中窥豹。《感恩和平 重走安全区》系列报道题头制作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战争的典型音响一起,即刻把听众带入那苦难深重的1937年,国际友人日记史料摘编作为历史印证,随后而出的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学生的心声,言简意赅的史实陈述融入其中,在哀缓的背景乐的烘托下,主持人平和稳重地讲述。短短1分18秒的题头再现了历史的惨痛,展现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带给人深深的心灵震撼。

让新闻动起来,最基础性的功夫在釆访。

《警惕“精致的形式主义”》作者说,用一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写稿体会,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总结自己写的稿子,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就是说做了很多准备,费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的稿子,一类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稿子,就是说灵光一闪、灵机一动就写出来的稿子。他觉得在冲击中国新闻奖上,既要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苦苦追求,又要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灵感闪现,平时多做有心人,把准备做足、把功夫下够,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只要我们功夫做足了,获奖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第一书记种瓜记》4天拍了600G,村口的闲聊、发生在收工以后的乌云密布,还有主创人员行车路上丁先锋突然接到的电话,都被拍摄者一一记录。这样他们才有条件完全依靠现场,用最生动的方式,为观众展现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南京广电台作品《小西湖里的别样团圆》,含主持人导语仅3分52秒,然而,该片拍摄的时间跨度却长达一年半,剪辑用的视频素材多达1500分钟。由此可见,所有成功的实践都说明一个常识性的道理:脚底板上出新闻。

让新闻动起来,既是老问题,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更有不断探索的可行性和重大价值,值得我们为此付出更多努力。(作者为江苏省记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