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的秘密,都藏在它的获奖作品里
2024-12-18 09:51:00  来源:江苏记协  

12月16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江苏获奖作品研讨培训会在南京举行。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江苏共有23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10件,获奖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研讨培训会上,一、二等奖作品主创代表畅谈获奖心得,晒出了满满的“真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慨就获奖作品进行了讲评。徐慨是第34届、第3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结合自己两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体会,他认为,中国新闻奖获奖的秘密,都藏在它的获奖作品里。如果想获中国新闻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已经获奖的作品学习。

专业、敬业,在新闻创优的路上勇攀高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徐慨 教授

尊敬的刘守华主席、江苏省记协的各位领导、前辈,各位在现场以及线上的媒体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向第34届中国新闻奖的江苏获奖作品的作者、获奖媒体单位以及江苏省记协表示热烈的祝贺!

刘主席布置我做一个讲评,我诚惶诚恐,因为在座有很多像刘主席、陈主席这样的业界前辈,特别是因为省记协的周跃敏主席在11月初已经有过一次从中国新闻奖“评选”的角度的报告,而且非常详尽,所以我这个讲评的压力很大。今天,我想主要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一说怎么样创作有获奖竞争力的新闻作品,算是对周主席讲话的一个补充,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媒体单位的领导,包括从事媒体行业的记者编辑,都很关心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新闻奖获奖的秘密,都藏在它的获奖作品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想获中国新闻奖,或者你作为媒体的掌门人,你希望自己所在的媒体获得中国新闻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已经获奖的作品学习。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如果你能把周围同学的优点都学到,你就已经超出别人很多了;同样的,如果我们能把获奖作品的优点、创作者的经验都学到位,还没有拿到中国新闻奖的媒体就有可能实现零的突破,拿过奖的媒体就可能再获佳绩,我相信这应该也是省记协每年都举办获奖作品研讨会的原因。

刚才听了12位获奖作者的经验分享,加上事先学习了省记协提供的23件获奖作品作者的创作心得,下面我结合自己两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体会,就如何才能创作出获奖作品,讲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想讲的第一点,叫“狠下功夫,超常投入”。

如果你去研读中国新闻奖获奖的作品、学习获奖者的创作心得,你会发现很多获奖作品的创作都有一个特点,我总结叫做“狠下功夫”。

具体来说,就是“稳、准、狠、快”。稳,是指沉得住气、沉得下心、放得下身段,在某个领域摸爬滚打很多年,富有专业经验;准,是指因为在某个领域有积累,所以记者往往有超出常人的新闻敏感性,对好选题的嗅觉很灵敏,判断很准;狠,是指一旦抓到好的题材,会狠下功夫,对题材挖掘的程度、深度会超出常人;快,是指抢占先机,在媒体竞争中拔得头筹。

而且,听了获奖者的创作心得,你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获奖作品的创作者往往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投入比同类体裁、同类题材的报道多得多的时间精力来精心谋划、创作,换句话说,就是“杀鸡用牛刀”,用狠劲、不惜力——用做深度报道的投入来准备一条消息,用做纪录片的投入来做一个专题,这种超常投入构成了对竞争者的“降维打击”,作品才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我举一个例子。新华日报获得消息类一等奖的作品,《江苏发出第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省份》,为什么能获一等奖?从采访报道的角度来看:第一,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行业跑口的专业积累,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足够的积累和思考,才能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一击即中”,才能够马上判断出这种“小中见大”的黄金选题——也就是小切口、大背景、深内涵的选题,虽然好选题有时候可遇不可求,但这种对新闻的判断力却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第二,这个选题不是独家消息、而是“同题共答”,记者不甘平庸,没有选择躺平,而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用深度报道的投入来进行短消息的报道,最终在充分地挖掘和准备的基础上,在“同题共答”的情况下做到“全网首发”,抢占先机;第三,精耕细作,反复打磨,消息类报道的篇幅虽小,但记者对文字内容反复斟酌、细致严谨,最后才有数据的权威性,才有“在册个体工商户”的措辞被权威部门认可,不仅避免了文字的偏差、评奖的硬伤,还在相关概念的界定上有突破和创新。

这件获奖作品,可以说是典型地体现了“狠下功夫、超常投入”的特点,而这样的创作特点,我相信你在刚才其他获奖者的心得体会当中也一定感受到了。那么,这样的经验能不能复制呢?当然是可以复制的,如果你也在你报道的领域有积累、对问题有洞察,有新闻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对每一次报道都不遗余力、精雕细刻,那么你也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我想讲的第二点,叫做“追求卓越,持续创优,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这次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有一天晚饭后我和周主席一起散步,交流起对获奖作品的看法,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对我们这些非中央级的媒体来说,获得中国新闻奖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捷径、也不靠什么花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媒体人初心、尊重新闻规律、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次的采访报道,对你写下的每一个字、拍摄的每一个画面有敬畏之心。

你去看新华日报这次获得新闻专栏类一等奖的《新华时论》专栏,18年里,有10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20多篇作品获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刚才获奖者在总结的时候,主要强调了评论栏目的“常办常新”,突出了一个“新”字,而我想补充强调一下“常办常新”的这个“常”字——因为“新”不容易,“常新”更不容易,而不仅“常新”,还“常优”、“常胜”,就更为难能可贵了,怎么做到的?刚才获奖者从方法上、机制上、价值理念上作了经验介绍,我觉得无论是从创优之“道”还是创优之“术”的层面,《新华时论》的创优经验都值得进一步系统地总结,值得我们媒体同行深入学习和借鉴。

再比如,江苏广电总台的姜超楠,从业14年,已经获得7次中国新闻奖,今年成为省记协推荐参评第18届长江韬奋奖的候选人,她的推荐材料里有一句评语说她是“以拼求深,以深创新”,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从这些获奖者的获奖心得和事迹里,我得到的印象是,他们在平时的每一项工作里、每一次创作里,都勤勤恳恳、精益求精,都有追求卓越的自我要求,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驱力,获得成绩、得到荣誉,就是早晚的事情。当然,他们的根本动力肯定不是为了获奖,否则是不可持续的,这种追求卓越的内驱力一定来自对媒体价值、媒体角色和媒体人责任的深刻认知。

我想多说一句的是,我们为了冲击中国新闻奖,对一些有获奖潜力的选题倾斜更多的资源着力打造、重点培养,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更希望我们的媒体负责人能从方法上、机制上、评价体系上和价值理念的层面,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和借鉴这些中国新闻奖获奖者的“常办常新”“常做常优”的经验,鼓励记者编辑把新闻作品的创优争先变得常态化,变得可持续,不是为了获奖而去创优,而是因为我们从机制上、从评价体系上持续鼓励创优,让获奖变成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我想讲的第三点是,“推陈出新,不拘一格”。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日常的报道中,有很多规定动作,有很多需要当任务来落实的选题,这些选题有的看上去跟可以冲击中国新闻奖的选题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能找到恰当的切口、找准落点、深度挖掘,规定动作中还是有很多自选动作的机会和空间的。

比如,苏州日报获得通讯类二等奖的《清退362个工作群 为基层干部“松绑”》,最初的由头,其实是为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进行专项治理的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的一个规定动作,而且这个选题对中国新闻奖的选题来说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更何况2005年苏州日报已经有过一篇关于基层减负的消息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但是,这次记者找到了一个“清退工作群”的小切口,做出了新意,体现了贴近性,还把采访的重点、报道的落点放在了如何实施清退、如何保证长效的难点、痛点上,并且讨论到了从体制机制上“减负提效”的深层次问题,一举突破了同类题材的束缚,作品不仅引起了全国各地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共鸣,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评委的青睐。

再比如,无锡日报获得新闻摄影类二等奖的《海中寻“碳”》,在报道“双碳”这一主题的规定动作时,主创人员说,他们对“新能源、纯电、光伏……本土只要能与‘双碳’搭上边的新闻线索都挖掘了个遍,却总感觉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拍摄方向。类似的题材没有十分独特的亮点,放到全省全国去比较,就会陷入题材撞车的尴尬”,但记者并没有放弃,更没有因为这是一个规定动作而降低报道标准,最终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梳理发现,作为全球“蓝碳”的重要贡献者,海草床占全球海洋面积不足0.2%,却每年贡献约10%的海洋有机碳埋藏。而海南,是我国海草床分布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最后作者选择了从“研究种植海草达到减碳固碳”的这个小切口入手,一下子让“双碳新闻报道”这个规定动作、常规动作,变得很有新意、很有新闻价值,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新闻摄影类作品中夺得一个二等奖。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还有很多。我想说的是,在规定动作中做出自选动作还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是要肯下功夫,始终用做“新闻”的眼光,利用好规定动作的机会,发现新闻价值所在,找好切口、找准落点、深度挖掘,就能在规定动作中做好自选动作。

我想说的第四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很多人一想到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第一反应都是高举高打、高大上的选题,都是宏大主题,那些选题有没有获奖的呢?当然有,但那不是我们非中央级媒体的竞争优势,而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反而可能是我们更贴近地面、更贴近生活,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转变为更贴近新闻本体的优势。我的意思是说,小切口一样可以做出大文章,如果能找到好的角度,从小处入手,能更好、更真切地反映大的主题,反之,如果是泛泛而谈、内容贫乏、空喊口号,那么再宏大的叙事也是“大而无当”。

我前面提到的苏州日报的获奖作品、无锡日报的获奖作品都是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的代表。我再举一个例子,这次荔枝网获得新闻专题类三等奖的《了不起的赶路人·巨无霸“镖师”》,我把它叫做一支叶片带来的一个中国新闻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系列的主标题叫《了不起的赶路人》,记者最初策划这个系列专题节目的时候,是希望通过大货司机的视角,展现中国交通的四通八达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多宏大的主题啊,可以拍摄的内容有太多选择啦,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拍什么、怎么拍?而我们的记者最终选择了拍摄一支用于风力发电的97米长的巨型叶片从生产到被运输上山的全过程,这是多大胆的取舍、多有想象力的选择啊!本来一个特别宏大、很容易表现得空泛、乏味、抽象的主题,最终就通过聚焦一支叶片的运输过程,主题的表现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生动、具体、富有新意了,而且通过这一支叶片,不仅反映了中国公路交通的发展,还反映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什么叫“四两拨千斤”?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种见微知著的功效,就是四两拨千斤。

如果你仔细梳理一下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你会发现,很多获奖作品都是“以小见大”的代表作,都是通过小切口、小角度做出了大文章、好作品,“小”体现了细节的力量、体现了记录的深度,“以小见大”才考验记者的专业功力。

我想说的第五点,叫“勤奋+专业,有底气才能有运气”。

我知道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在这样的场合,对我们想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同仁们再说一次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因为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来说,勤奋+专业是他们的标配,是他们实力的保障,也是运气的前提。

我这里举的例子是扬子晚报获得新闻摄影类三等奖的作品《罕见!江苏火烈鸟与麋鹿同框》,记者宋峤本来是去拍野生麋鹿种群的,结果40万亩的湿地,找得他头晕眼花,没想到被他意外地发现了野生火烈鸟群,因为他专门去过墨西哥看火烈鸟,所以马上意识到这个场景的新闻价值,而在他用无人机拍摄火烈鸟群的时候,一只麋鹿闯入镜头、一闪而过,没想到就这一闪而过,就成就了一幅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宋峤在他的总结材料中说,他的“运气好到了爆棚,几百幅连拍的画面中,只有这一张出现了麋鹿。运气与经验的结合,让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被定格”——他将成功归结于运气和经验,把它称作为一次“惊喜”,这当然是他谦虚的说法。

扬子晚报宋峤《罕见!江苏火烈鸟与麋鹿同框》

我不这么看。我们通常所说的运气,就是你正好在那个时间出现在了那个地方,也就是所谓的被你“碰上”了,而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那个地方?为什么你会在那一刻按下快门?而且一闪而过的画面就被你抓住了、各项指标还符合专业要求、还能获奖?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看一看今年新闻摄影界最令人瞩目的一张照片——特朗普遇刺照。拍到了这张照片的美联社记者埃文·武奇是这样描述当时经过的:“今天我正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的一场竞选集会上,我听到几声爆裂声,立刻意识到这是枪声。所以我盯着讲台,看到特勤局特工冲向特朗普,我立刻跑向集会讲台,开始拍摄台上的特工。然后我跑到讲台的另一边,特工把特朗普抱住,当特朗普走下坡道时,他开始向人群挥手,正如你在照片中看到的。在我看来,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听到枪声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一定要被记录下来的重要时刻。”

记者的描述好像很冷静、很平静,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你可能觉得他就是胆子大、运气好,正好在现场,而且现场有几个摄影记者都在抢位,只是他凭直觉占据了最佳角度,最终中了“大奖”而已。

但是,如果你知道埃文·武奇已担任美联社的摄影师21年,2020年他因为在美国多个城市拍摄了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所引发的抗议和骚乱,获得了2021年的普利策奖;如果你还知道,早在2008年那个拍下了伊拉克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突然向小布什扔鞋的经典画面的也是他,你就知道他今天能拍出特朗普遇刺的新闻照片靠的肯定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在我看来,这些获奖者的实力来自于“勤奋+专业”,不管你是看埃文·武奇的作品,还是宋峤的获奖作品,还是今年获得一等奖的中新社杜洋拍摄的《(杭州亚运会) 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的摄影作品,我相信你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当然,我这里举的虽然都是新闻摄影的例子,但实际上,那些多次斩获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们,包括我前面提到的多次获奖的作者、专栏和媒体,他们获奖的所谓“运气”,都来自于一以贯之的“勤奋+专业”,所以我说,要先有“勤奋+专业”的底气,才能有在新闻现场和新闻评奖中的运气。

《(杭州亚运会) 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

前面我说了今天听了获奖者的经验分享之后,对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五点想法,最后,我作为一个从事了二十年媒体工作、从事了十年新闻教育工作的人,再说两点心愿吧。

第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媒体人,不管是掌门人还是从业者,都能“再多一点问题意识,用问题意识引领新闻创优”。

前面我讲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而且说过规定动作中是有自选动作的空间的,那么自选动作的空间从哪里来,怎么才能找到公众真正关心的新闻点,我想,这里面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再多一点问题意识”。

这里又要说到苏州日报获通讯类二等奖作品《清退362个工作群 为基层干部“松绑”》,这件作品指向的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要知道,2005年苏州日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6人组成的居委会,至少要做60本文字台账 台账压垮“小巷总理”》,报道的是基层减负,实际上指向的也是形式主义的问题,如果你再去看一下2002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宁波日报的评论《再反一次党八股》,指向的还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评论、消息、通讯三个二等奖,指向的都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不是个新问题,甚至应该是个“炒冷饭”的题材,但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的记者、评论员能屡屡获奖、时常获奖呢?

因为形式主义是当前社会的真问题,而真问题的背后往往藏着好新闻,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到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如果你有问题意识,能从历史的维度、从纵向的维度去认识中国社会当下存在的真问题,那么从功利的角度讲,你找到获奖题材的概率会更大;从新闻创作的角度来讲,在报道新闻、挖掘新闻的时候,你思考的问题、采访的问题的深度会不一样,最终报道出来的新闻的价值也不一样;而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要求来讲,你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对究竟什么是真新闻、什么是好新闻,才会有更深的认识——所以,我会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们一定要读历史,一定要了解中国何以走到今天,要学会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看待当下的问题,就像《新华时论》的主创人员说的那样,“要关心关注时代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媒体人的专业性到底在哪里?我想其中核心的一条,就是他的问题意识比其他人更强、更敏锐,他要比其他人更早、更多地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把它反映出来、报道出来、推动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本来是媒体的基本职能,也是媒体人的责任所在,也是整个社会应该具备的常识。

但是,坦白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如果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拿过来做整体的文本分析的话,你就会看到,有明确问题指向的作品的占比明显偏低。这里我给大家看到的是今年的获奖作品中问题指向比较明确的一些获奖作品的名单,主要集中在新闻评论和舆论监督报道这两个大类,将来我们可以把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明确问题指向的作品比例作一个历史维度的梳理和比较,恐怕我们更能看清楚,我今天在这里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点心愿,就是“期待江苏新闻界有更大的突破”。

我们江苏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奖总数位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一方阵,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始终期望我们江苏新闻界无论是在获奖数量上还是获奖作品的含金量上,能有更大的突破。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有明确问题指向的获奖作品中,能不能多出现一些我们江苏的作品?特别是像今年获得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填坑?挖坑!》这样的报道,我们江苏的媒体人能不能也多做几个呢?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期待?因为大家都知道,同样是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从专业的角度来衡量,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上次周主席关于评选的报告里,既介绍了中国新闻奖在终评之前,有个背靠背的打分环节,也介绍了在全体评委投票前的评议环节,一位评委当面对某件排在第一位的作品提出质疑,导致该作品在全体评委投票后排名瞬间发生变化的情况。我自己在两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时候,都担任了所在小组的召集人,我自己的观察是,无论是背靠背打分,还是面对面评议、实名投票,作品获奖的具体等级可能评委们的意见不尽相同,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好新闻,什么是含金量更高,也就是记者付出更多、新闻价值更大、更符合媒体角色和定位的好新闻,其实大家还是有自己的专业判断的,而且,不仅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们心里有一杆秤,新闻的受众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

所以,当你一看到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时,不论是在背靠背打分还是面对面评议,作为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你会眼前一亮,你会对自己说,中国新闻奖幸亏有了这样的作品!现在,我给大家看几段本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类的作品,你们就能体会评委的心情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填坑?挖坑!》

浙江卫视《关注电焊行业乱象:证书背后的玄机》

澎湃新闻《千里溯源“招商机”》

看到这样的作品,作为一个评委,一个曾经的媒体人,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我内心的激动还是难以言表的,这些作品不管最终能不能获奖,我内心已经给了它们一块大大的奖牌,我相信这些新闻的受众也会给出一块大大的奖牌。这里也给大家看一下,我在评委背靠背打分阶段,在舆论监督报道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我把他们下载下来,作为教学素材的最鲜活的案例。

当然,做这些含金量很高的报道难不难,肯定很难。我事后采访过《填坑?挖坑!》的主创人员,从选题的获取到报批,到暗访拿到确凿的证据,再到短兵相接过程中遭遇的阻挠、危险和斗智斗勇,最终到争取播出,以及在节目播出的同时拍到了现场工程车的连夜撤离等等,可以说步步惊心,总的来说,就是各种各样的难、真是太难了——而难,正是含金量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你可以看到,在我收集的本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类的终评作品中,有些最终获奖了,有些没有获奖,但其实,这些作品能够顺利播出、发表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对于做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来说,获不获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媒体人,有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留下一些含金量高的、可以称得上是自己职业生涯代表作的作品,如果有,就可以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可以告慰平生。我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一位编导说过一句话,“每个《新闻调查》的编导心里都有一个没有播出的代表作”,而我的心愿是,我希望各位同仁都能有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代表作,而且不仅能发表,还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这是我最美好的祝愿。

最后,衷心感谢江苏省记协今天给我这样一个交流机会,虽然我从媒体岗位回到高校任教已经第十年了,其间也与江苏的不少媒体同仁有过各种各样的交流,但是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以及新闻创优的角度来做一个深度的交流,而且有这么多优秀的江苏媒体同仁在场,这还是第一次。

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董秦把他在复旦大学的导师、当过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也是我们新闻界的前辈王中先生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王中先生被誉为是中国“新闻改革的理论家”,他对媒体的功能、角色、规律都有深刻的见解,也正因为此,他蒙受过22年的不白之冤,他对后辈几代新闻人的巨大影响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因为就在10天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刚刚举办了纪念他诞辰110周年的纪念会,网上有很多新闻报道。

我想说的是,王中先生那次到我们南大的课堂上来,已经是坐在轮椅上了,而且语言功能也受限了,他最后反复说了一句话,董秦老师经过跟他再三确认之后,告诉我们说:“王老师说,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这句话我记了三十多年,当时我还是一个18岁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我至今都记得王中先生看我们的眼神,也记得自己当时听了这个话,连气都喘不上来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心里仍然觉得是沉甸甸的。

我就说到这里。再次祝贺所有的获奖作者和媒体单位,期待江苏新闻界在新闻创优的道路上再创辉煌,再攀高峰,谢谢大家!

 

编辑:蒋玮 刘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