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终于璀璨揭榜。获奖者受到隆重表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奖项擦肩而过的虽然有点遗憾,但新的冲刺已在路上;暂时还无缘参评的更是摩拳擦掌、满怀期待。在新闻界,能够如此牵动人心、激发斗志的奖项屈指可数。评奖尘埃落定,研究却刚刚开始。6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江苏省记协主席周跃敏,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他对中国新闻奖的观察思考,希望对业内同行有所裨益。
归根结底比的是竞争力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观察
周跃敏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8月25日-29日在北京举行。经过实名打分、小组评议、大组票决、公示核查,从1279件参评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373件,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5件,二等奖109件,三等奖185件。江苏有23件作品获奖,包括一等奖3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10件。
11月8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据中国记协公众号
下面谈谈我对中国新闻奖评选新变化、新趋势的观察思考。
一,如何选择赛道大有讲究
第34届中新奖评选共设20个项目,包括14个基础类项目、6个专门类项目。由于基础类项目按作品体裁申报,而专门类项目不限体裁,因此项目与项目之间,特别是基础类项目与专门类项目之间,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同一件作品既可以申报A项目,也可以参评B项目、C项目。如何作出选择大有讲究,既要掂量作品本身的竞争力,也要综合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原则只有一条:只要不违反评选规则,怎么有利就怎么选。
这次中新奖评选,20个项目20个赛道都有江苏作品参与竞争,少则一两件,多则四五件,是历年参评中新奖项目分布最为均衡的一次。在这方面,省记协加强统筹协调,在尊重媒体申报的同时,也视情作出必要的调整,目的是避免江苏作品在某些赛道上扎堆,争取更多的获奖机会。
副刊作品总共设奖就6个,包括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体裁包括杂文、特写、报告文学。有一件参评作品《“今天通知明天要,只能是假报告”》,在评委实名打分环节排名第8,小组审议时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但评选临近结束时,有评委提出,副刊获奖作品全是报告文学,品种过于单一,向业内发出的信号有失偏颇、不尽合理。鉴于这件作品是参评副刊作品中唯一一件聚焦社会热点、抨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杂文,可以考虑将其列入三等奖行列。大家觉得有道理,小组投票时作出相应调整,并在大组投票时获得通过。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中国新闻奖评选也在与时俱进。过去只有报纸、通讯社作品才能参加的通讯、漫画、摄影等项目评选,现在也都向网站、客户端开放。本届评选,通讯项目共有96件参评作品,其中来自新媒体的有19件,在获奖的32件作品中,新媒体作品有7件。小组评选三等奖候选作品后4名都是7票,尽管质量都不错,但只有排名第一的作品才能跻身三等奖,其它3件将落选。经过充分讨论,评委最终达成一致:《跨越6000公里的“重逢”》排第1,理由是这件作品是4件同票作品中唯一一件新媒体作品。
图为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南京广电《跨越6000公里的“重逢”》
设想一下,如果这2件作品另选赛道,比如前一件作品参加评论项目的评选,后一件作品参加融合报道的竞争,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的感觉是:难说。评论是公认获奖难度较大的项目,融合报道参评作品也有47件之多。强强相遇,鹿死谁手真的不好说,以弱搏强,胜算的可能性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可见,赛道选择有时候对评选结果会产生某些微妙的影响,它既是战术问题,也是策略问题。因此,我们对评选规则不但要有所了解,还要研究琢磨,做到对每个赛道的特点、每个项目的要求都了如指掌。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操之有度,行之有方。
二,对超长作品获奖将作限制
过去中新奖评选,除了特别奖外,绝大部分参评作品都有篇幅、时长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对少数项目有过部分微调,但总体要求是一以贯之的。这次评选再次明确:以文字为主的消息不超过1000字、评论不超过2000字,通讯不超过4000字;以音频为主的消息不超过4分钟,评论不超过15分钟,专题不超过30分钟;以视频为主的消息不超过4分钟,评论不超过40分钟,专题不超过45分钟等。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件优秀作品因为篇幅超了几百字甚至几十字,时长超了十几分钟甚至分把钟,便与奖项失之交臂,对鼓励媒体、记者创新创优是否有利,这在业内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作为回应,2022年第32届中新奖评选作出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不再对参评作品的篇幅、时长提出硬性要求。本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这两年中新奖评选出现了一些篇幅、时长大大突破原有规定的作品。更夸张的是,参评作品中甚至出现了1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
这与改革的初衷显然不相吻合。本届中新奖评选在细则中重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作品”,并恢复了篇幅、时长要求,但在表述上用了“原则上”这个颇具弹性的说法。一方面,通过评奖来引导推动新闻界改进文风,坚持“短、实、新”要求,另一方面又实事求是,不把话说死,把门关死,给真正优秀的超长作品留有出口。
这次评选,闯入定评的作品中有120件“超长”,占全部参评作品的近1/10。以通讯为例,96件参评作品中“超长”的就有17件,占比更是高达17%。如何处置超长作品?小组评选达成共识:既超长又被审核委员会建议“不获一二等奖”的作品率先淘汰。最终,超长作品有8件落选,9件获奖,其中一二等奖各2件,基本达到了规定设置的初衷。
但不可否认的是,超长作品依然太多。除了少数作品确因主题重大、内容丰富、论述充分而适当超长外,绝大部分作品其实完全可以压缩到规定篇幅时长之内而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表达,传播效果反而会更好。中记协评奖办为此提议,下届(35届)评选将明确超长作品的获奖名额,在评选开始时召开的全体评委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虽然没有对超长作品一刀切地说“不”,但通过名额的限制,在终端环节对超长作品作严格“限流”,将有效遏止长风的回潮和蔓延,同时又不至于埋没真正优秀的作品。
超长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单件作品上,也同日益增多的组合式报道密切相关。特别是全媒体背景下的主题宣传,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后,搭起四梁八柱的框架,总题目下设分栏目,分栏目下设子栏目,子栏目下再装进各式各样的内容,一层套一层,形成有机整体,有评委形象地将这类作品称为“俄罗斯套娃”。这类作品的优势是:主题重大,气势恢宏,创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反响热烈。但参评中国新闻奖也容易暴露缺点和问题。比如,因为报道规模宏大,很难保证每一件作品都完美无缺,很难保证作品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很难保证文字表达、修辞造句都准确无误。评选中,有些超长作品正是吃的这个亏。
三,背对背打分确保客观公正
从第32届中新奖评选开始,评奖办在评前环节正式引入“打分制”,由全体评委分组对参评作品进行实名打分。集中评选时,参评作品按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打分结果一目了然,成为评委筛选作品和提名候选建议作品的参考。这次评选,评奖办再次对评选细则作出修订,明确“把原来小组程序中的打分环节,调整为和小组投票并列的独立评选程序”。实名打分由原来只是小组评选中的一道程序,变为了无记名投票前的一个独立环节,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为了便于掌握和操作,每个评选项目设置了5个评分指标,每个指标20分,按优秀、良好、较好、一般4档打分,满分100分。由于是实名打分,评选结束后评委名单将和获奖作品一并公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审看、公正评价,确保打出的分值有理有据、客观公正,评选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业内的拷问。打分环节安排在集中评选前进行,最大的好处是:评委与评委间互不知情互不了解,评委与作者间互不相识互不来往,“背对背”打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后来提供给评委的参评作品排序看,评委打分总体是客观公正专业的,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参评作品的真实水平。
如果说,实名打分作为评选“参考”还只是一条原则性意见的话,那么,评选细则规定“总分处于后20%的作品,原则上不进入一二等奖候选名单”,则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虽然每个小组掌握的尺度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有了“执法”的依据。江苏66件参评作品中,得分在前20%的有16件,其中11件如愿获奖,包括3件一等奖。而得分在后20%的有5件作品,除了1件获得三等奖外,其它4件在小组第一轮投票时即遭淘汰。由此可见,打分排名靠前的作品不一定都能获奖,而打分靠后的作品大概率会落选。一些评委反映,“实名打分”是中新奖评选系列改革中最受瞩目、也最为成功的一个举措。
打分靠前的作品获奖,打分靠后的作品落选,这都在情理之中。许多人关心的是:为什么打分靠前的作品不一定都能获奖,而打分靠后的作品也不一定都被淘汰?如果说实名打分更多的是就作品论作品,那么集中评选就多了“碰撞”和“评议”的功能,这有助于评委在掌握了必要的背景、更多的信息,以及审核委员会的意见后,对每件作品作出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的评判,最终评选结果与评前实名打分不完全对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文学《从沙漠到大海》,追忆了著名音乐人万桐书抢救守护木卡姆艺术的感人事迹,采访扎实,写作用心,风格鲜明,质量上乘,报告文学的特征非常鲜明,评委实名打分排第3。但小组评议时,有一段描述引起评委的热议:当年3个月大的女儿患急性肺炎,因为放不下记谱工作,开了些药就把孩子带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家里就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记谱工作,任何时候都能做,而抢救女儿的生命却刻不容缓。如果说主人公在那个年代作出如此选择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当下作者选取这个细节加以放大就有违人性、不合时宜了,令人难以接受。投票结果——落选。
四,绝大多数评委都有专业背景
本届中新奖评选,正式评委有106名,数量与往届相当,但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三个更加”:一是更加强调专业背景。评委无论来自何方,包括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地方新闻单位等,都要求是“业务负责人”或“编辑记者代表”。省级记协主要负责人如不能参加,“可委托本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负责人参加”。二是更加突出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评委会特别邀请吸收了一批跨介质媒体从业人员、熟悉融媒体生产和国际传播的业界专家及骨干。三是更加注重第三方力量。随着有推荐资格的新闻教研机构(试点高校)由过去的21所增至43所,来自新闻教研机构的评委也明显增加。第30届是15名,第31届14名,第32届13名,第33届16名,本届创新高:21名。
有专业背景的评委,大多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四力”锤炼、提升创新创优水平等方面,不但意识强,而且身体力行,成绩卓著。随着中新奖评选进一步向媒体融合、国际传播倾斜,获奖作品的标杆、示范作用日益彰显,这离不开术有专攻、精于此道的评委来发现、挖掘、推介。而来自新闻教研机构的评委,不但理论修养高深,而且相对比较超脱,更有利于评审的客观公正。这三部分评委加在一起,绝对占评委的大头。
有人统计过,中新奖评选每个评委的审看量,文字在20万字左右,音视频在6小时以上,要在集中评选的四五天内完成评审,工作量之大不难想象。今年评奖办对评选流程作出改进,大致分4步走:一是评奖系统提前向评委开放,评委可以浏览所有参评作品;二是分5个大组,评委重点审看本组作品,并实名打分;三是集中评选阶段,5个大组被拆分成10个小组,评委评议提出本小组一二三等奖候选建议篇目;四是全体评委在小组评选基础上票决产生拟获奖作品。在评委的分布和使用上,一是分组实行轮换制,尽量体现均衡原则,兼顾地域分布和专业背景;二是小组召集人以媒体负责人、高校老师和新评委为主;三是相关部门、中记协、部分新闻社团负责人分插到各个小组。
某类别评选,有一件参评作品是评论,仅800多字,小组建议一等奖候选,而且在3个一等奖中排第1位。大组投票前的评议环节,来自教研机构的一位评委直言,这件作品虽然话题关注度高、现实针对性强,但总体而言属于坐而论道,顶多算是个言论而非评论,同克服种种困难、顶着重重压力,置威胁恫吓于不顾而完成的调查报道不可同日而语,评为一等奖的第1名似可商榷。他的意见引发部分评委共鸣,全体评委票决,这件作品虽保住了一等奖,但排名从第1跌至第3。
五,高校推荐作品2成多获奖
本届评选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有资格报送作品的新闻教研机构(试点高校)由原来的21家增加到43家,实现了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这是继2014年首批确定11家、2016年新增7家、2019年再增3家之后,新闻教研机构又一次、也是最大一次扩容。每个教研机构的推荐名额为3件,上一年度新闻传播学科评估为A+的,还可以多推1件。这样,由新闻教研机构推荐参评的作品由原来的63件增至本届的132件。这使得本届评选实际报送作品达到1372件,比上届多118件。在设奖数额固定不变(380个)的情况下,参评作品增加,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获奖难度加大。
但是,评选揭晓后的统计显示,本届评选获奖比例为29.16%,与上届评选30%的获奖比例大致相当。加大的分母是怎样被消化的?评选前的一项通报揭开了谜底:经审核委员会审核和评委会主任会议审议,有3件作品退出评选,7件作品撤销参评资格,83件作品不宜获奖,共计93件,真正被送到评委手上的作品为1279件,比上届1254件只多25件。可见,有资格报送作品的新闻教研机构成倍增加后,竞争中新奖的难度不但体现在定评环节,也反映在公示后定评前的审核环节,一些作品因为过不了审核关而被提前淘汰。
新闻教研机构对自己推荐的作品能否获奖是非常在意的。如果没有作品获奖甚至连续几年“剃光头”,这就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了,更有推送资格能否保住的担忧。中新奖评选办法规定,各教研机构推送的作品中,所在省(区、市)媒体的作品不超过1件。到了操作阶段,就变成了各教研机构推送的作品中通常有1件所在地媒体的作品,业内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但是,本届评选出现新情况:某教研机构推送的全部是央媒或外地媒体的作品,给出的解释是:本地媒体推荐的作品“竞争力不强”。从“近水楼台先得月”到“近水楼台”未必“先得月”,这样的变化究竟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值得玩味。
据统计,本届评选43家教研机构有24家推送的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10件、三等奖20件,共计30件,占推送作品总量的22.7%,比29.16%的平均获奖比例低6.46个百分点。获奖最多的2所高校各有2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在24家有推荐作品获奖的教研机构中,本届新增的9家,原有的15家;推荐作品未有获奖的19家教研机构,新增的13家,原有的6家。新增教研机构获奖情况总体不如原有试点高校,原因不外乎:新增教研机构经验不足,在业内知晓度不高,收到的作品数量质量参差不一。
江苏媒体历来重视包括新闻教研机构在内的各报送渠道的开拓运用。上届评选,江苏有6件作品通过高校渠道闯入定评,最终获得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获奖比例高达66%。本届评选,江苏共有66件作品进入定评,其中14件是由新闻教研机构推荐的。评选结果,这14件作品中,1件获二等奖、1件获三等奖,获奖比例为14%。可见,推送渠道的拓宽,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参评机会,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获奖就更有把握了,说到底还是要靠作品本身说话。
六,参与自荐的央媒越来越多
现在,参与中国新闻奖竞争主要有5个渠道: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省级记协、专项初评单位、新闻教研机构、中国记协委托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后3个管道都向自荐他荐作品开放。只要符合条件、单位同意、记协盖章、经过公示,新闻单位和编辑记者就可以毛遂自荐,向有关初评单位推荐参评作品。换句话说,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省级记协因为名额限制没有推荐上的作品,还可以通过这3个渠道争取参评机会。
比如:融合报道、应用创新、新媒体专栏可向中记协新媒体专委会自荐;摄影作品可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自荐;漫画、版面作品可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自荐;音视频(包括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站发布)访谈、直播、(广播电视)编排、专栏,可向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自荐;国际传播可向中记协评奖办自荐;文字类作品可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自荐;除新闻业务研究以外的其他作品可向新闻教研机构自荐。
但是,我们在公示的中新奖参评作品、获奖作品目录上发现,“报送单位”一栏中出现的多是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省级记协、专项初评单位、新闻教研机构,由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荐的作品才标示“自荐他荐”。以江苏作品为例,本届评选江苏自荐他荐作品共125件,通过不同渠道初评获得定评资格的有23件。而在“报送单位”一栏中真正标示“自荐他荐”的只有7件,23件作品中最终获奖的有7件,标示“自荐他荐”的只有2件。可见,真正自荐他荐的作品要比公示为“自荐他荐”的多得多。
自2014年中国新闻奖评选增设自荐他荐渠道以来,自荐他荐日益受到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注、青睐,送评数量逐年增多,获奖作品引人瞩目。截至2023年,全国已累计有121件自荐他荐作品获奖,年均12件,在全部获奖作品中的占比虽然还不算高,但它显示的积极意义、发挥的正向作用却不容小觑。本届中新奖评选,自荐他荐作品有15件获奖,其中2件一等奖,获奖数创中新奖增设自荐他荐渠道以来的最好记录,一等奖仅次于第33届的3个。如果加上其他几个渠道,自荐他荐作品获奖就不是个小数字了。
中新奖评选向自荐他荐全面开放已有10个年头,在不断改进完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一是评委对所有渠道上来的作品一视同仁,可以说是只看作品,不问来路。即便是自荐他荐作品,也都是经过了初评单位的严格筛选,才获得宝贵的入场券的。二是中央媒体特别是主要中央媒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客观上整体提升了自荐他荐作品的质量。这次2件自荐他荐作品获一等奖,都来自中央媒体。三是自荐他荐作品的获奖概率和获奖等级都在提高。
七,拥抱新技术研究新问题
差错、硬伤,是每一届中新奖评选都绕不开的话题。从第23届中新奖评选开始,评奖办在初评后、定评前增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成立审核委员会,对所有参评作品进行差错审核。起始阶段,审核委员只有40名,分成13个小组,对参评作品进行审核。本届聘请了73名审核委员,分成23个小组开展工作,是中新奖增设审核环节以来审核委员最多、分组最多的一次。经过对1372件参评作品的严格审核,并经评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10件作品被撤销参评资格,83件作品建议不宜获奖,184件作品建议不获一等奖,93件作品建议不获一二等奖。这4类作品共计360件,占全部参评作品的26.24%。相较第28届的55.5%、第29届的38.1%、第33届的34%,差错检出率有所下降,但依然比第30届的24.8%、第31届的17.97%高。
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在向全体评委通报审核情况时,特别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摘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应该完整准确。有一件作品说,2022年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际上,作者是把总书记在多处的讲话整合成了一句话,尽管没加引号,不是直接引语,但报道明确说是2022年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的,明显不妥。二是中国新闻奖评选必须坚持新闻性原则。2023年恰逢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有不少参评作品都是回望历史、追忆往昔,从宣传的角度说是有价值的,但从新闻的角度看则有欠缺。以新闻纪录片为例,在44件参评作品中,这类作品有9件,占20%,最终获奖的只有1件,还是三等奖。三是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要研究新问题。这次审核,专家怀疑有些作品是AI生成的,但因为证据不足,难以作出明确的判断。今后此类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如何定义、怎样评价,都将给中新奖评选带来新挑战。
江苏有2件作品因为“硬伤”而“倒”在定评前的审核环节。一是系列报道《听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协奏曲》,审核委员会认定“报送音频节目不完整,删除了片花和导语”,有违报送通知明确的“不得对原版播出作品进行重新录制、编辑,不得删除片花、广告等任何内容,不得增减片头、片尾”,因而被“撤销参评资格”。还有1件作品是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制作的,片尾配的音乐听起来满满的正能量,但审核专家发现这是一首叫True love’s kiss(真爱之吻)的美国音乐,讲邱少云故事,讲朝鲜战争,却配上美国音乐,显然不合适,被列入“不宜获奖”目录。
事实上,对导向、事实、差错的把控并不限于定评前的审核环节。拟获奖作品的公示,是又一次接受业内和社会的监督。比较后来公布的正式获奖篇目和之前公示的拟获奖篇目,获奖作品少了5件,包括 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再对比拟获奖作品公示和全体评委票决结果,特别奖多了1件,一等奖没变,二等奖少了4件,三等奖少了2件,总数少了5件。2轮下来,共有10件拟获奖作品被取消获奖资格。这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数为373件,比上届少4件,这反映出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八,联动合作要防止散装拼凑
由一家媒体策划发起并牵头实施,围绕某个特定的重大主题,跨地域、跨层级、跨媒体联动合作完成采访制作,并通过相关媒体统一发布、矩阵发布,形成裂变传播、协同效应。这种被称为1+N的合作模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既有省媒与省媒、县融与县融间的横向合作,也有央媒和市媒、省媒和县融、市媒和县融间的纵向联手,主要出现在重大主题报道、系列报道、新闻纪录片、新闻访谈、新闻直播以及典型报道这几个类别上。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最显著的优势,是形式新、声势大、传播效果好,一旦获奖参与各方都受益,因此广受欢迎,呈星火燎原之势。第33届中新奖评选,这类作品有5件获奖,都是二三等奖,联手媒体最多的有16家。到了本届评选,这类作品有8件获奖,其中3件一等奖,参与媒体最多的达80家,创下新纪录。
这类报道样式更多被用于主题类宣传,也有热点新闻、热门话题或涉及两地多地的事件、人物等。这类题材往往更适合用协同作战的方式去采访和呈现。从创意到主题,从结构到标题,牵头单位的筹划越周密越到位,联合行动的成功率就越高。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作为“枫桥经验”诞生地媒体,浙江诸暨融媒体中心联合全国8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花开中国”百家媒融体“枫桥经验”60周年调研行,以县域为单位,以调查研究的形式,报道了“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以及取得的可喜成效,在这次评选中获得系列报道二等奖。
不同的联动方式,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横向间的联动,更多的是发挥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围绕同一个主题、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事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时段展开充分报道,对事先策划、事中组织、事后发布都有较高的要求。湖北广电联手10家省级广电共同制作的系列报道《对话长江——新潮逐浪》、江苏广电携手浙江、山东广电完成的新闻直播《中国高铁“出海”刷新纪录 直击雅万高铁正式启用》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图为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直播二等奖作品、江苏广电总台《中国高铁“出海”刷新纪录 直击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而纵向间的合作,更多的是各展其长,优势互补,通过合作达到双赢多赢的目的:央媒或省媒可以生产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市媒、县媒则借船出海,对加强新闻队伍思想业务作风建设、提升创新创优能力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福建广电携手三明市、将乐县融媒体中心共同采制的重大主题报道《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湖北日报联合远安县融媒体中心完成的典型报道《“板凳男孩”方宇翔:心有所向 无惧路长》等。
相较于单兵作战、单线作战,跨地域、跨层级、跨媒体协同作战,因为参与的媒体和编辑记者多,组织化程度也就更加复杂,统筹的难度加大。参与媒体越多,报道规模越大,驾驭把控就越不容易。从参评本届中新奖的这类作品看,有的问题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比如分工模糊不清,内容交叉重叠,结构随意松散、写作(制作)各行其是,风格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即便有一些作品单件看还不错,但统起来看算不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件完整的作品,拼凑的痕迹比较明显。有好几件这样的作品,在审核环节就被建议限制获奖等级、在打分环节排名也不靠前、在小组评审环节反应平平、在大组票决环节惨遭淘汰。
九,统筹兼顾也是一种公正公平
作为一项重要原则,“统筹兼顾”早几年已经写入中国新闻奖评选细则。尤其是“统筹兼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参评作品”一条更是备受关注。从本届评选的结果看,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一等奖分布更为均衡。本届评选共评出373个奖项,捧回一等奖的省份多达15个,获得二等奖的省份28个,三等奖实现全覆盖。其中,3个省各获4个一等奖,4个省各获3个一等奖,5个省各获2个一等奖,3个省各获1个一等奖。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3个省收获一等奖。
上届评选,江苏有51件作品进入定评,最终获奖25件,获奖比例为49.01%。本届评选,江苏有66件作品进入定评,比上届多15件,最终获奖23件,比上届少2件,获奖比例为34.84%,比上届低了14.17个百分点。作品能够闯入定评,本身就已经过关斩将,殊为不易了,进入定评的作品比上届增加,说明江苏作品有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作品获奖数及获奖比例双双下降,说明统筹兼顾的原则使竞争更趋激烈、获奖更为艰难。
为什么要坚持统筹兼顾?如何理解统筹兼顾与公平、公正、公道的关系?中国记协主席、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会主任何平在评委会全体会议上的一番阐述或许能回答这些问题。他说,中新奖评选要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则。一是要坚持以质取胜、优中选优;二是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兼顾各方面的平衡。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媒体采访的环境、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于像北上广这些地区,评选兼顾到他们,就是一种公平。如果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新闻资源发达的地区,他们的作品固然有竞争力,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有目共睹的是,这几年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媒体的创新创优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一批新闻精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媒体注重在“独特性”“唯一性”上做文章,成就了一批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像贵州广电牵头组织的《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间奇迹》、新甘肃客户端的《我在敦煌做研究》、内蒙古广电的《大国治沙》等,分别获得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国际传播二等奖、新闻直播三等奖。
统筹兼顾,既是出于现实需求的考量,也是一种导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指望在中新奖角逐中还能像过去那样匹马领先、独领风骚,大概率会越来越难,这是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必须直面、研究和破解的一大课题。
十,警惕创新陷入套路形成定式
一讲起新闻创新,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将其同形式创新等同起来,似乎形式创新就是新闻创新的全部。应该说,形式创新是新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形式创新要服从服务于内容的需求;另一方面,好的形式有利于内容的彰显和传播。所以,从某种意义说,形式本身就是内容。但是,在形式创新和新闻创新之间简单地划等号,既不合适也不合理。新闻精品生产,固然离不开形式创新,同时也和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等密切相关。我们谈新闻创新,不能只满足于形式创新,还要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内容创新方面下苦功、使真劲、出实效。没有硬新闻的支撑,再靓丽的外表也难以吸引征服受众。
梳理分析江苏作品在本届评选中的表现不难发现,获奖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追求内容的“实、新、重”,没有虚头八脑的东西。无论是一等奖消息《江苏发出第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省份》、二等奖直播《中国高铁“出海”刷新纪录 直击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三等奖通讯《“我在缅北做电诈——一群犯法者的审讯供述》等,都是实实在在、新近发生、意义重大的新闻。一等奖专栏“新华时论”则以18年初心不改、久久为功,刊发的评论9获中国新闻奖的过人业绩令评委折服。而反观有些作品,一味追求亮眼的标题、新颖的形式、精美的制作,唯独缺少真正的新闻和独到的见解,虽然用上了洪荒之力,却并未激起多少涟漪。
图为第34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新华日报《江苏发出第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省份》
图为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新华报业网《“我在缅北做电诈——一群犯法者的审讯供述》
如果说,“形式大于内容”是创新实践面临的一个误区的话,那么,创新陷于套路,形成定式,是创新实践面临的又一挑战。为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这几年各个媒体纷纷推出创新举措,报纸策划通版、4连版甚至8连版,广播电视组织大型融媒体行动,客户端出现H5、AR、VR、漫画长卷,等等。这些崭新的报道样式令受众耳目一新,一些作品如愿斩获中国新闻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没有新的突破,就很容易让评委产生审美疲劳。这次评选,类似的作品屡屡可见。进入定评的新闻漫画有15件,其中长卷就有好几件,光是在评选现场铺展的数米长的作品就有3件。评选结果,只有一件获得三等奖,其他均遭淘汰。
什么叫创新?一指创立,二指率先。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对创新最好的诠释。再好的创意、再新的点子,一旦大家一哄而上、群起仿效,就该是你全身而退、另辟新天地的时候。在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指望一朝鲜吃天下、管长远,是不现实的;亦步亦趋、拾人牙慧更没有出路。只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追求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永远做一个“不一样的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