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敏:镜头所见,并非新闻摄影的全部
2024-10-21 08:54:00  来源:江苏记协  作者:周跃敏  

在新闻摄影领域,何种摄影作品方能被誉为佳作,得以在高级别赛事中脱颖而出?撇开偶然与幸运的因素,新闻摄影的创新卓越之旅,实则更多受必然性之驱使。换言之,一张照片或一组作品能否折桂,大体上是有迹可循的。

已担任过六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的江苏省记协主席周跃敏,分享了自己对于新闻摄影创新卓越之道的观察与思索,或能为业界提供一些启示。

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特”的文章

——谈谈新闻摄影的创新创优

周跃敏

在各位摄影记者、摄影师面前谈新闻摄影,我是个外行。但是,从中国新闻奖、省好新闻评委的视角,来谈谈我对新闻摄影创新创优的观察与思考,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新闻摄影的创新创优是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算得上是优秀作品,才有希望在高层次奖项的评比中获奖?排除一些偶然的、运气的成分,新闻摄影在创新创优路上究竟能走多远,更多的或者主要的还是必然性在起作用。换句话说,一幅照片或一组照片能不能获奖,获什么层次和等级的奖项,总体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谈几个问题:

A 关于题材:

做自己应做、能做、擅做的事

纵览历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目录不难发现,题材的多元、丰富是一大特色,包括时政新闻、重要活动、建设成就、生态文明、科技进步、体育赛事、民生新闻、抢险救灾、社会万象、與论监督、人物故事、突发事件等无所不包。

央媒,特别是主要央媒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无可撼动的,包括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技术优势、财力优势等,有些优势是独家的垄断的。体现在新闻摄影上,一是获奖数量多,二是获奖等级高,三是有些题材如重大题材、重要活动、体育赛事等几乎独步天下、独占鳌头。

以近5年(第29-33届)中国新闻奖为例,在新闻摄影这个项目中,共有57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央媒30件,占一半以上,获奖的央媒又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为主。在57件获奖作品中,一等奖有7个,央媒横扫其中的6个,占绝对大头(85%)。央媒6个一等奖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要活动、深入基层调研、会见主要外宾的有5个,大头中的大头。

近5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一等奖作品

对央媒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占据绝对优势怎么看?怎么办?

一,正视和接受。有些题材如总书记的重要活动、国庆阅兵、两会开闭幕式、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只有几家主要央媒有采访权和发布权,或者拥有最好的机位和内场采访证,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与主要央媒的定位、职责、使命密不可分,就如同省级主流媒体和市县媒体、专业媒体的区别区分一样。

二,研究和借鉴。一味埋怨我们没机会、缺装备既不明智也无意义。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机会给你,也配备了最好的摄影器材,你就可以拿出让领导满意、受众欢迎、同行折服的精品佳作吗?认真研究央媒的获奖作品,即便是同行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作品都堪称顶流,几近完美,是我们开展业务研究的绝佳案例。比如:新华社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图片《习近平在陕西省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记录了珍贵而意蕴深远的瞬间:从党的总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五级书记”同框出现在产业扶贫第一线,体现了全党共抓脱贫攻坚、兑现对人民承诺的重大主题,意义非同寻常。

三,做自己应做、能做、擅做的事。从题材角度说,地方媒体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显然不是。地方媒体的最大优势,是离基层近,离实际近,离群众近,离独特的新闻资源近。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特”的文章,是我们扬长避短必须做、也完全能做好的事。大凡地方媒体摘得中国新闻奖的摄影作品,十有八九都体现了这一优势和特点。

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江苏摄影作品获奖情况

从统计中不难看出,在迄今为止的全部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江苏先后有13件摄影作品获奖,其中一等2件、二等4件、三等7件。

值得关注并研究的是获奖作品的题材,包括:

重大主题,如《江总书记急切奔灾区》《正义不败》;

建设成就,如《常泰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

抢险救灾,如《抬起不屈的脊梁》;

突发事件,如《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舆论监督,如《触目恸心!2万吨垃圾跨省非法倾倒苏州太湖边》;

文化体育,如《并蒂莲》《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CBA 的外援》等。

 新华日报《并蒂莲》(肖勇摄)

所以,地方媒体与其抱怨叫难、裹足不前,不如多想一想、多试一试:我在哪些领域可以大展身手,哪类题材有望重点突破。我们能不能有底气说:只要是发生在家门口的新闻,第一个作出反应的必定是我,拍得最好的必定是我。现在最令人忧心的不是缺少实力,没有方向,而是缺少情怀,没有追求。

B 关于组照:

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但不能被滥用

过去谈新闻摄影,通常指的是单幅照片,报纸采用照片也多以单幅为主。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关注和兴趣也与日俱增,单幅照片越来越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组照便应运而生。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上半年,是组照流行时期。参评1996年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和1997年中国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竟有2/3以组照的形式出现。现如今,组照已成为摄影记者最惯用也最常见的采访手段和呈现方式。

单幅照片往往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个瞬间,而组照可以通过具有一定结构方式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一个主题,它能从若干个不同侧面、不同视点来对一个主题进行多方位、立体式的记录和展示。组照的这一特点,有点像文字作品中的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通常由多篇报道组成,每篇报道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正因为组照有着单幅照片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业内和摄影记者对组照格外青睐,版面上组照明显多于单幅。有的时候,甚至只见组照不见单幅。这种现象也直接反应在各类新闻奖项的评比上,第29-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在全部获奖的57件新闻摄影作品中,组照有32件,占56%,单幅为25张,占43%,组照明显超出单幅。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拍不拍组照,用不用组照,由内容和需求说了算。组照承载着单幅照片不能承载的内涵,能够表达比单幅照片更加深入、明确、有力量的主题,有些题材、选题比如抢险救灾报道、大型活动报道、体育赛事报道、突发事件报道、人物故事报道等,因为内容的丰富多样、情节的曲折多变、故事的跌宕起伏,更适合用组照来反映,也更受读者的欢迎。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组照《空地联运 军队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在气氛的营造、信息的传递、主题的渲染上,都堪称是一组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这样的组照,谁又会嫌弃它太多了呢?

《空地联运 军队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式汉况》(范显海摄)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组照不能被滥用,组照不是单幅照片在数量上的简单叠加和重复,彼此间应有所区别有所分工,比如,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通过不同的景别与角度来呈现强化同一个主题。每幅照片都不可替代,不可或缺。遗憾的是,现在有一些所谓的组照,结构松散,逻辑混乱,内容重复,构图雷同,拼凑痕迹明显,虚胖症状严重,给人的感觉就是无病呻吟。一度,中国新闻奖摄影奖复评曾严格规定组照只能占1/3。这一规定在后来的评选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组照的比重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析原因,除了拍单幅的难度比拍组照要大以外,发组照可以多挣一些工分,也是一个无需讳言的动因。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拍好单幅照片,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新闻传播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在采写报道时必须贯彻“短新实”的要求。中国新闻奖评选从今年起再次恢复字数、时长的要求,这并不令人意外。文字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越短的报道越难写,没有一点功力是断然做不到做不好的。文字报道如此,新闻摄影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能用单幅说清的,尽量不用组照。这样的单幅要能以一当十、以微知著。这无疑对摄影记者的敏锐度、观察力和表现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像贺延光的《面对生命》、于惠通的《烈焰中的赞歌》等,都是无声胜有声的单幅精品。

《面对生命》(贺延光摄)

《烈焰中的赞歌》(于惠通摄)

总之,组照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但是,组照不能被滥用。最近评选的2023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在全部27件获奖摄影作品中,组照有14件,单幅为13件,组照的比例依然不低。但6个一等奖作品中,组照2件,单幅4件,组照只占1/3。这既是评选的结果,也是一种导向,对我们正确处理组照和单幅的关系应该有所启示。

C 关于航拍:

与其说比拼的是器材、技巧,不如说考验的是作风、情怀

放在二三十年前,航拍对摄影记者而言还是一种奢望。不但要争取军方的支持,直升机升空前还要向空管部门提出专门的申请,遇到异常天气或能见度太低,只能延期。航拍记者几乎是绑在舱门前完成拍摄的,没有胆大心细的作风和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专门联系有关单位,通过热气球升空来实施航拍任务。当时能争取到航拍机会的记者可谓是风毛麟角,新华日报老摄影记者于先云就是这样的幸运者。2002年,他还专门出版过一本《空中看江苏》的摄影画册,令广大读者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也让许多同行羡慕不已。

2010年左右,随着商用无人机的出现,航拍摄影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相较于一般航天器,无人机具有更小、更轻、更灵活以及更安全的特性,操作也更简便,成本也更低,使得它们在建筑、农业、采矿、应急、社会治理等领域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传媒业也不甘落后,越来越多的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也都用上了无人机,有的甚至同时拥有好几架,无人机成了许多人摄影包里必备的器材。无航拍不摄影,日益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果说于先云时代航拍的任务更多地集中于反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话,那么现在航拍的题材可谓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第29届-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57幅(组)摄影作品中,有20幅(组)采用了航拍手段或包含了航拍照片,占比高达35%。从获奖照片的题材、构图看,抢险救灾是航拍手段用得最多的领域,特别是地震、爆炸、洪灾等,通过航拍取得的宏阔场景,惊心动魄,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比如:新华社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的《永不放弃——藤县空难搜救工作(组照)》等。其次是反映建设成就、生态治理和壮美山河的,这类作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还有体育赛事、节假日生活等。

如果把2015年称作“民用航拍元年”的话,航拍走进新闻领域也就不到10年时间。这10年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产品迭代的速度令人眼花缭乱,更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个人加入到航拍大军中来。在这个领域,不管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不管是新闻记者还是自媒体人,大家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有的越跑越快,越跑越有感觉;有的则后劲不足,渐渐掉队;更有的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如果说当年航拍照片刚出现时,大家还有点新鲜感的话,那么现在受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了,滥竽充数的航拍照片就如同过眼烟云,很少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无效传播”是它最终的宿命。

单纯从技术角度说,操作无人机航拍并不难,只需简单培训就可上岗。但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无人机,不同人拍出的效果也许截然不同。常泰大桥是集体采访,大家都飞了,为什么就曹政的作品获得了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日报的新闻组照《City dreamers城市上空追梦人》,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有一个网民的留言特别耐人寻味:“无人机可触及的视角,但是无人机触达的情怀”。这句话比较拗口,有语法毛病,我“翻译”一下:拍摄者如果没有情怀,无人机触及的视角再宏阔,拍摄的作品也是苍白无力的。这里的“情怀”,除了有对航拍的挚爱、追求外,还包括了对新闻的感觉、认知和把控。感觉:解决是不是新闻的问题;认知: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把握:把控,则是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这三点做得怎么样,最终都会体现在作品上。所以,与其说航拍比拼的是器材、技巧,不如说考验的是作风、情怀。

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 (曹政/摄)

航拍日益受到媒体重视、记者青睐、受众欢迎,这是好事,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同组照有被滥用的趋势一样,航拍也有一哄而上的苗头。外出扫街,有的有想法有选题,打的是有准备之仗。有的则连最基本的打算也没有,到了开阔地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飞一把再说。有的认为航拍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看别人都在玩,自己也不能落后,从众心理在作祟。也有的怕吃苦受累,觉得飞无人机只需站在那儿遥控操作,比端着相机爬上爬下采访要轻松便捷多了。至于能不能发照片,发什么样的照片,全凭运气说话。

我担心:随着无人机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我们的摄影记者会不会真有一天连相机也不要了,一架无人机打天下。或者,即便还保留着相机,却懒得用不屑用,直到不会用,相机成了配角、成为摆设。也许这是杞人忧天,但我觉得适时敲敲警钟提个醒还是很有必要的。

D 关于文字说明和标题:

对新闻价值再挖掘、对报道主题再升华

好的摄影报道,固然应该一图胜千言。但必要的文字说明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这么讲,没有一张新闻照片可以脱离文字的解说而存在,因为新闻摄影是靠画面形象,靠摄影语言来传播新闻,比文字报道更直接,更形象,更易读解,这是文字不能代替的,也是新闻摄影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新闻摄影展现的毕竟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瞬间,它所能说明的事实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用文字说明来予以叙述与补充。或提示所报道事实的主题、内容,或揭示其背后的意义、价值,或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表明态度。

摄影记者的采访有别于文字记者,必须到人到现场,必须眼见为实,必须以图说话,这些是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但问题恰恰出在“到此为止”上,满足于到了现场,按了快门,文字说明或上网找,或请别人代劳,或随便写几句。笼统模糊不说,更有文不对题甚至事实差错之教训。再加上长期以来摄影作品更多的是充当“配图”“绿叶”的角色,是为文字报道和版面美化提供服务的,因此也不需要详细的文字说明,经常是一句话“图为……”,有些甚至无标题无说明。

新闻摄影固然有为文字报道配图或美化版面及页(界)面的职能,但更需要强调和重申的一个事实是:新闻摄影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和体裁。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中国新闻奖为什么要单独设立新闻摄影这个奖项,就跟消息、通讯、评论等一样。作为独立的品种和体裁,新闻摄影并不仅仅是图片,而是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的,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主题鲜明、内容实在、构图新颖的摄影作品,为文字说明打下基础、提供条件;而好的文字说明将大大提升摄影作品的含金量,强化它的传播效果。严格意义讲,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算不上是新闻摄影。

除了文字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过去用图片多是为文字报道服务的,所谓的“配图"就是这么来的,因此图片本身几乎不用标题。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崛起,图片、视频日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在传递信息、渲染情绪、表达立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给新闻图片制作一个准确、生动、凝炼的标题,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对新闻价值再挖掘、对报道主题再升华的过程,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作用,帮助受众加深对新闻图片的理解和印象。

出色的标题,应该让人过目难忘。但现在好照片不少,好标题不多。造成这一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我们拍的很多照片严格意义讲不是新闻。有的主题先行,削足适履;有的无病呻吟,小题大作;有的唱四季歌,搞通用件……文字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没有新闻的报道,越难做标题。图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在于:摄影记者认为自己采访的手段就是镜头,而文字采访是文字记者的事,与已无关。由于长期忽视、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和实操,一些人对新闻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局限于镜头所见所拍的部分,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缺少对画面背后蕴含的意义、价值的挖掘和提炼。因为认识的差距、理解的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拍摄对象,不同作品呈现的方式、内涵、效果也可能千差万别。

原《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2005年拍摄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唯一的新闻摄影一等奖。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题材的重大,关键是构图与主题高度契合。标题不但生动形象,更揭示了“胡连会”这一新闻的重要价值以及它所蕴含的重大意义。据说,为了避免使这张照片陷入陈式、套路,贺延光事先整整琢磨了三天,最终决定拍全身,拍伸出手即将相握的那一瞬间,凸现国共两党领导人首次“腿往一起迈,手往一起伸”的象征意义。这种突破常规的拍摄处理,让中青报值班总编也心中没底,最后在大家商议达成共识后,才决定选用这张照片,结果反响很好。如此重要的会见,主要央媒应该都有摄影记者在场,但最终获奖的为什么是中青报记者?这值得我们深思。

摄影记者要重视文字说明和标题制作,不是要你去舍本求木,代替文字记者、文字编辑的工作,而是新闻摄影本身就离不开文字的加持,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训练,不断增强我们的“四力”,提升我们的素养,尤其是发现、挖掘、呈现新闻的眼力和功力。2006年,我在当新华日报总编时策划了一个活动,最热的7、8、9三个月先后推出“文字记者镜头下的荣辱世界”“摄影记者笔下的南京夏日图”两个栏目,通过互换角色,增进彼此理解,相互取长补短。这既是业务基本功的训练,也是思维方式的碰撞。摄影记者追求的是直观、形象、生动,文字记者则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两种思维方式互补,对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都有好处。

“摄影记者笔下的南京夏日图”

E 关于策划:

让主观认识更加接近于客观事实

新闻可不可以策划,在业界和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赞同者认为,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围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是很正常的事情,确定一个阶段的报道主题不但很有必要,对提高报道质量,锻炼记者队伍,扩大媒体影响也大有益处。反对者认为,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策划出来的。换句话说,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报道。记者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线索、提炼主题、充实材料、写好报道,而不能搞“无中生有”“无病呻吟”那一套。

争论归争论,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策划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重大主题报道、重要活动报道、重大典型报道、节假日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策划的痕迹。细数近年来江苏媒体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可以发现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近半获奖作品都是策划在先、组织在后的;二,越是获奖等级高的作品越可能是策划的,尤其是配合中心工作推出的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融合报道等。比如: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听·见小康》,二等奖作品《因为有你 山河无恙——致敬江苏援鄂战“疫”英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拼出我们的现代化》《潮起东方 寻找百强“共富”密码》等。

《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存在即合理。“策划出精品”的背后,必有规律在起作用。我以为,至少有几点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策划更多地被用于报道份量重、报道规模大、报道影响广的选题。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发生后,其基本事实、逻辑关系、价值影响等都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琢磨,只要准确生动及时地发一篇报道就可以了。而有些报道因为主题重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也更为复杂。通过研究策划,能起到理清思路、彰显主题、谋篇布局、统一风格的效果,做到繁而不乱、大而不冗、重而不滞,让受众看得轻松,看了有用,看后回味。

二、策划是媒体和媒体人对选题认识深化和升华的过程。我们说,新闻作品是基于新闻事实作出的客观报道。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最显著的特征。但是,任何报道都是通过记者的采访、观察和理解来实施实现的,完全脱离主观的客观是不存在的。策划的作用,不是要将人的主观意图强加于客观事实,更不是无中生有。相反,策划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让主观认识更加接近于客观事实。所以,策划得越周密越到位,我们的报道也就越真实越可信。

三,策划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编辑记者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和业务素养。堪称精品的新闻作品,大都具备“新、特、重”这三重属性。“新”,就是新鲜、新颖、新奇,对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就是特别、特殊、特色,独一无二,辨识度极高;“重”,就是重大、重要、重点,体现的是报道的份量和记者的担当。好的策划,应该是三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有的干脆没有策划。

摄影圈内对策划似有一种误解,认为新闻摄影的特征就是眼见为实。想法再好、点子再多,没有新闻、不到现场,所有美好的愿景都是空中楼阁。所以,要拍出好照片,摄影记者更多地要靠勤快的双腿、敏锐的眼光和高超的技巧。这没有错,很多好照片也正是这样拍出来的。但是,如同文字报道离不开策划一样,摄影报道同样要靠策划来提升水平、扩大影响。特别是一些可预知、可延伸、可拓展的线索、选题,客观上给策划和组织实施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使报道的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构图更完美。比如: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我和我远方的家》组照,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酒驾脸谱》组照。

《我和我远方的家》组照选登

现在,应景式的策划比较多,也容易做。比如五一劳动节,自然要请大国工匠出场;五四青年节,分头采访几位青年标兵;长假期间,拼凑几组坚守工作岗位和游、乐、购的照片;长假接近尾声,说说归程如何拥堵,采取了哪些对策,等等。这样的策划,有比没有好。但仅仅停留于此,满足于此,并形成惯性思维,所谓的“策划”就又变成了套路,变成了“四季歌”。

新华日报每周一期“影像”版,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坚持出版17年,每周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多以组照形式出现。应该说,几乎每一期都是视觉中心提前酝酿、策划的结果。过去,我们靠策划一路走来。今后,我们同样要靠策划,而且是更高水平的策划,来不断寻求“影像”版的新突破。成功的组照是这样,一些精彩的单幅也都有策划的加持。贺延光提前3天谋划“胡连会”拍摄,最后以《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为题,使本来很寻常的迎来送往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段佳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策划?

对编辑记者而言,中国新闻奖究竟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当然,冲奖获奖并不是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冲奖获奖,来更好地锻炼我们的队伍,提升我们的素养,增强我们的本领,不断推动新闻精品创作生产迈上新台阶,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编辑:苗津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