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协 > 传媒大观 > 正文
传媒教育如何“接轨”人工智能
2021-10-14 11:08: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曾丽红 李萍  

编者按: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冲击并重构了传媒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等根本性问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丽红和硕士研究生李萍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9期刊文,从人工智能时代的传媒教育场景、传媒教育思维和传媒教育理念的三重转变入手,把人工智能转向作为开启传媒教育改革的动力新引擎,提出“人工智能+”理论教学改革、“人工智能+”实训教学改革、“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改革“四位一体”的教育改革模式,以期更好地回应和解决新时期传媒人才输送与智媒行业、智能产业需求脱节的现实困境。

 

全球传媒行业的新闻传播领域正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国内传媒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这就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智能数字素养要求。本文立足于传媒教育改革层面,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传媒教学场景、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深度匹配与系统接合问题,力图解决传媒教育的人才输送与产业市场需求脱节的体制困境,为智媒行业和智能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输送更多前沿高端的优秀人才。

人工智能场景:传媒教育课程革新的时代要求

一项针对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报告表明,传媒学子普遍表示对其满意度较低,91.7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新媒体技术课程需要增加。传媒教育既有的课程体系布局,一方面未能实质性地超越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框架,另一方面也未能有效打开多域融合视野下跨学科连接的专业增长点。因此在传媒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智能媒体与数字技术有关的专业技能来实现智媒时代传媒学子的培养目标。

传媒专业教学场景的单调与匮乏是导致传媒课程设置乏善可陈的深层原因之一。当前传媒专业仍然依托传统课堂为主要教学活动场所,现阶段的传媒教学场景不能匹配满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为例,教室、演播室和录音棚依然是其主要的教学空间,教学实践空间较为闭塞、逼仄、局促。而在当下以智慧教室、网络学习空间、创作工作坊、全媒体中心为代表的新教学场景,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由被动消化知识到主动汲取知识的效果迁移,进而实现传媒专业的教学场景与智能教育场景的深度匹配与对接。此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师资,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教学活动与智能传媒教育场景的精准匹配,提高学生的智能数字素养和智能技术素养,让学生提前适应并能有效融入到智能时代的传媒行业与传媒岗位之中。

人工智能思维:传媒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

伴随着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等前沿应用领域的风起云涌,由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裹挟而来的人工智能转向将会成为大势所趋,智能媒体和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将倒逼融合背景下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众所周知,思维方式是任何行业在发展和经营中所必须具备的战略眼光。大学是思维和观念的启蒙者,当下智能技术和智媒市场是开启传媒教育思维变革的发动机。在智能传播环境下,只有具备人工智能思维的传媒人才才能与未来产业市场接轨,创新导向的人工智能思维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传媒教育的主流方向。

智媒时代,万物皆媒的情境触发了一种新型人机关系的出现,即人机合作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的理论根源在于:传媒学科不是开发技术,而是应用技术,只有回归到应用技术理念,才能拥有足够的专业自信与专业自觉。在这样的认知结构背景下,人工智能思维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在智能生产平台上,传感器、语音识别、虚拟影像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信息搜集上大大提高了信息搜集的范围;在智能管理平台上,机器新闻写作、语音新闻、自动监播等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提高了新媒体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准确性;在智能分发平台上,智能化抓取热门话题、个性化推送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受众获取多元化信息。只有初步具备了人工智能思维,传媒学子们才能真正进入到智媒市场和智能产业,进行新媒体产品的实践应用。依托人工智能教育场景与产业师资来开拓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促使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复杂场景下实现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对话与合作,最终开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与“协同放大”的融合路径。

人工智能理念:传媒教育教学改革的启动引擎

人工智能理念与传媒专业教育的接合将开启智媒教育与智媒行业的新纪元。智能时代传媒教育的核心必须重视对传媒学子进行人工智能理念的培养。

(一)“人工智能+”传媒理论教学改革

正在到来的智能融媒体持续冲击着高等传媒教育:当下的智能技术和传媒发展的非理性因素使得现有的传媒理论规范解构,既有的传统传媒理论体系已经无法诠释智能媒体社会操作系统与源动力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智能融媒技术挑战了现有传媒伦理规范,颠覆了现有传媒理论体系。故此,当下的传媒理论教学改革应该从智媒伦理规范与智媒理论体系改革入手,对传媒教育理念进行“人工智能+”式的追本溯源与爬梳整合。

随着5G、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渗透进内容生产和信息分发,衍生出了智媒时代下的伦理恐慌。人工智能技术由于隐蔽的偏见性与欺骗性、过度迎合受众、思辨能力与人文关怀的缺失,致使新闻的传播内容容易造成新闻偏见与新闻失衡;其次,在传播媒介上,机器虽可能代替人类成为写作主体,但是检测环境、舆论引导的主体却无法让位于算法。并且基于数据挖掘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愈加隐蔽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使得受众的信息安全与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以用户喜好为偏向的算法还会使受众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在人工智能时代,过度的技术崇拜会导致人类的主体性丧失,进而产生一系列技术黑箱与媒介伦理问题。若要加强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教育,首先必须坚守传统新闻的社会责任,传媒教育应当始终坚持培养传媒学子的社会责任感,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最终应是建立更好的传媒业而不是陷入盲目的技术崇拜之中;再次,针对数字时代技术崇拜倾向所导致的人类主体性丧失、技术对人的异化等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工智能只能被认定为新闻伦理准则的“执行者”,人类始终站在新闻伦理的主体地位。最后要注重对传媒学子进行个人美德培养,增强其个人素质教育,使传媒学子建立起智媒体时代的伦理标准,有效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了传媒业态,传媒教育界要尽快实现从传统媒体理论范式向智能媒体理论范式的转移。在传媒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只是一种驱动力,内容则是抓取用户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智媒时代,培养传媒学子的内容生产能力仍是智能传媒教育的重点。与此同时,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正在进行数据转向:首先是新闻传播实践的数据性越来越强,数据成为传媒业的核心资源,并且数字技术衍生的媒介产品以数据作为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媒体的用人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智媒时代数据化传媒人才的要求。其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数据导向性也更加显著:计算传播学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或者交叉方向,实现了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转移,一些院校正在布局计算传播学的前沿方向,其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因此,智能传媒理论体系应纳入数据素养,包括技术哲学、大数据伦理等。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具备工具与技术理性,但并非没有价值导向。因此,智媒时代的传媒理论体系需要利用人的主体性与机制理性去迎接数据化的挑战。

(二)“人工智能+”传媒实践教学改革

智能时代的传媒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是根本,实践教学改革是保障。惟有搭建与传媒理论教学改革配套的实训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改革方案,才能根本性地创新传媒教育体系,富有针对性地解决传媒教学活动与智能产业发展对接失调的人才供需困境。

1.浅层内嵌:“人工智能+”实训教学改革

以课内实训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学子的“人工智能+”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具体可体现为在课内实训教学环节中,增加开设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搜集处理智能信息的实训课程。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业中的应用尚处在前期感知智能阶段,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辅助新闻从业者采集、储存与处理海量信息。在动态新闻的写作上,新闻写作机器人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更加精准与客观,在财经新闻、体育类新闻、灾害类新闻报道领域大大解放了人力。鉴于人工智能写作的零度情感以及人文关怀缺失等技术局限,未来的人机结合写作将会是智能新闻生产的发展趋势。另一种有效的媒体信息采集方式是无人机拍摄。无人机拍摄技术操作性强,其航拍素材以多角度高密度的信息呈现给受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此外,无人机拍摄能够有效降低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在战争与自然灾害现场都能够发挥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业界师资对于机器人新闻写作与无人机拍摄技术有着更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传媒专业可与智能师资深度合作,采用最新的场景式设计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资源进行整合。譬如开设“智能信息搜集处理”等前沿课程,开展机器人新闻写作与无人机拍摄技术教学。这些技术课程还可设置为交叉同步的实训课程,通过一定课时的专业实操训练,可望提升传媒学子的智能信息搜集和智能信息处理能力。

2.中层内嵌:“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改革

以课内实验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学子的“人工智能+”信息生产与传播能力。建立多功能实验室是培养传媒学子“人工智能+”信息生产传播能力的最佳选择。在课堂实验教学环节中,可增设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的“人工智能+”实验课程,通过高校与人工智能产业的校外合作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课堂实验教学改革的效益最大化。首先,建设传媒专业人工智能多功能实验室,包括组建大数据实验室、社交媒体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其次,在人工智能多功能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大数据信息产品、VR信息产品和社交媒体互动产品等智能产品;再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开发“人工智能+”信息产品实验课程,这些课程可融合穿插、有机渗透在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当中。在人工智能多功能实验室的场景教学模式中,采用“沉浸式+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师资分配上,人工智能产业导师和高校专业导师共同承担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导师负责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产业导师负责实操技术的讲解,共同提升传媒学子的媒介形态创新与人工智能信息产品制作能力。

3.深层内嵌:“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改革

以课外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学子的人工智能新媒体产品设计思维与能力。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讲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应该由Think mobile转为Think AI。由此可见,对传媒学子进行人工智能实践教学理念的涵化培养将是互联网时代的重中之重。可在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的产品设计开发活动。通过开展人工智能新媒体产品研发活动,有效打通校外和校内的社会资源,以项目导向制(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招标项目)和比赛导向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科技学术竞赛等)的实践理念驱动,全面贯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方案。这种对接耦合一方面深度促进了产业导师与专业导师的教学理念协同,另一方面也培育催生了传媒学子的批判思考能力、智能创新能力与自主创业能力。总之,以学生为中心,走个性化培养路线,培育以学生兴趣为主体的、任务导向型的智能学术共同体与智能项目共同体。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同时,输送传媒专业师生进入到智能行业或产业进行产品设计观摩与学习,举办人工智能技术理念与实践的巡回系列讲座,或邀请智媒行业和智能产业的专家进高校开展专题讲座,真正把对学生的人工智能新媒体产品设计理念的培育思路落到实处。通过校企协同与资源整合,将智媒行业、智能产业与传媒教学改革紧密对接,拓展盘活高校、传媒、产业、市场等社会存量与增量资源,进一步实现产学研效益的最大化。

(载《传媒观察》2021年09月号,原文约8300字,标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改革研究。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十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AI+’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和广州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AI技术背景下粤方言声音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52020110781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丽红,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

李 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