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协 > 传媒大观 > 正文
“江南水乡古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2021-03-22 08:15: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周瑶  

编者按:江南水乡古镇拥有丰富灿烂的文明遗存和文化遗珍,是纪录片创作的富矿。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编导周瑶在《传媒观察》2020年第11期刊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电视叙事学角度,为“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探索叙事策略上的创新。文章认为,江南水乡古镇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依赖于田野考察下的叙事素材采集,江南水乡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为创作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全新观察视角;节目叙事手段的创新,则通过细节驱动叙事,以微小说体建立叙事结构。

 

长久以来,表现江南水乡古镇的影像作品“汗牛充栋”,风光片、旅游片、专题片、故事片,无不或浓或淡地强化着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喜好江南。在这一认知领域,江南成为“想象的精神地域共同体”,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原乡。以此为题材的纪录片往往聚焦并放大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叙事策略呈现出从诗性模式到纪实模式的发展转变。

“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难度较之以往大大加深,一方面,高水准纪录片的大量传播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受制于学术研究瓶颈,加之故事资源已成为“冷饭”,难以在内容上寻求爆发点,形式上也鲜有创新。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主要从电视叙事学角度,为“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创作探索叙事策略上的创新。

以“田野考察”的手法采集素材

毋庸讳言,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纪录片和影视创作的文化资源有被过度消费之嫌,作为素材已不具备一望而知的新鲜度。那么,如何在习以为常的“江南意象”元素之外另辟蹊径?如何将熟悉的素材“陌生化”?取得原始资料、找到新颖素材、挖掘极致性的人物和故事,贴近性的考察手段是关键。“好的纪录片叙事无一例外都取决于深入的调查研究”,将创作者与记录对象密切连接的田野考察,对于纪录片的素材采集来说极具优势。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具有规划严谨、方法系统、目的明确等特点。纪录片摄制从田野考察的方法入手,当然不是将自身等同于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探索活动,其调查的结果或许有助于学术研究,但首先是服务于纪录片的制作。因此需要充分吸收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以扎实的、前沿性的学术创见引领田野调查。具体到江南水乡古镇这一题材,我们看到,2014年江南水乡古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经过不断积累提升,至今确定了江浙沪11个古镇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即江苏苏州的周庄、同里、甪直、黎里、锦溪、沙溪、震泽,无锡的惠山,浙江的乌镇、西塘和上海的新场。世界遗产既是文明历史的景观见证,也是文明未来的价值起点。江南水乡古镇的遗产属性,按照学界的申遗登录标准,包括“水网环境改造而形成的市镇网络”“商贸传统与社会文化发展”“杰出的水网地区城镇景观”。这就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材料基础,更带来了全新的观察视角。

因此,对应江南水乡古镇的突出普遍价值,纪录片可以形成三个维度: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水乡建筑景观的典型范例、人与自然互动的杰出代表,这在以往“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中鲜有涉猎。素材服务于故事,故事服务于主题,区别于自由度更高的创作“采风”,“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素材采集,便是在这三个维度下展开的活动。

现实是纪录片叙事提取的素材库,而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状态则最具有人类共通的生命感悟,因此也最易引起情感共鸣。百姓支撑着历史年轮的前进,他们是江南水乡古镇历史的创造者、文化交流的参与者、申遗的实践者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受惠者。在已确立的叙事主题下,田野考察要聚焦于与江南水乡古镇相关的人的故事,从上述“特殊见证”“典型范例”“杰出代表”三个维度挖掘具有代表性、极致性的人物和事件。拿人物选材来说,以往“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中,过多关注了参与古镇开发的决策者、倡导并致力于古镇保护的专家学者、表现并传播古镇文化的艺术家等,但更多平常人如古镇原住民、古镇新居民、古镇从业者、古镇消费者等等,并未得到相应重视,然而正是他们在不断给古镇注入新的生命,应该成为纪录影像的载体。比如,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在锦溪古镇发现一位来自异乡的造船手工业者,他四年前辞去大城市工作定居水乡锦溪潜心造船,然而他所造的船均为用于水上运动的欧美船型,与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造船工艺有着很大差别。随着现代社会流动、迁徙的频繁,对于很多人来说,家早已“变成了家乡”。城市与乡村、原住民与移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与变革,在这个人物的故事中,在同一条水道上交织、碰撞又消解、融合,这正是当下江南水乡古镇发展所特有的。这样的人物对于观众来说是新鲜的,这样的故事具有引动思考的能量。

纪录片调研在关注活生生的人和人的生活状态上,与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极其相似。但不同于人类学的纪录影像,纪录片的田野考察格外注意现场感(事件的进行时和将来时)、故事性、人物的鲜明形象、行为状态以及镜头感,这不仅是在为叙事做准备,其实已经开始建构叙事。

以细节驱动叙事

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和精神,细节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元,就江南水乡古镇而言,有自然生命细节,比如水乡植物破土而出的瞬间、鱼鹰捕鱼的速度与美;有人物细节,比如当今鲜有的为木结构房屋纠偏的牮屋匠、为水乡木船打制船钉的老铁匠;有环境细节,比如江南水乡古镇的传统建筑通常偏向东南三到五度,富有深意。“以小见大”“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却极具能量的细节,使纪录片充满了隽永的魅力和绵长的生命力。

细节往往是在看似寻常处的追问中闪现出来。千灯古镇保存了由2072块石板组成的石板街,而仅15公里之遥的甪直古镇则普遍是弹石路(碎石路),相近的地域空间内铺路石材存在如此差异,究竟何由?江南以稻米为主,为何江南人早上却从一碗面开始?苏州是著名的“状元之府”,历史上出现过5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那么,到底有多少状元来自苏州城,有多少来自苏州古镇,这其中的数量差别又有何意义?如果说那些表面的“新鲜”“新奇”并非取之不竭,那么,给熟知信息带来全新细节、表现出日常的陌生感,也可成就一部纪录片的可圈可点之处。提起江南水乡古镇,最高频的画面便是:烟雨迷蒙,杨柳新枝,两岸是粉墙黛瓦的枕河人家,锦缎似的水面上,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摇着小船、哼唱袅袅乡音——这便是熟知信息。提到摇橹小船,每个古镇大都有上百艘手摇船为游客服务,这些船每年都要年检,如何年检,验船师又是怎样一种职业?再有,船只需要保养,如何保养,有什么材料是取自自然的?这些便是熟知信息的全新细节。这些问题本身推动着纪录者的探索,纪录者的探索构成了叙事的内在驱动力,而探索本身也传递着纪录精神。

为这样的追问寻求答案,同样依赖于扎实、科学的田野考察,依赖于编导的人生阅历、思想情感和观察能力。因此,在田野考察时,要格外留意这些激发想象力的细节和趣闻,同样也要留意那些能对叙事主体框架作出阐释的细节。纪录片的文本是由创作者和表现对象共建的,田野考察建立了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这不仅能获取更多信息来源(新鲜新奇的人物和故事),还能通过长时间接触来消除表现对象在拍摄时的陌生感,并对人物和故事在镜头前的表现进行预判。值得注意的是,在田野考察中要做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进得去、出得来”,既要深入拍摄对象的现实生活,又能站在客观立场进行理性阐述。

“从宏大主题的话语遮蔽中解救日常生活的细节,努力贴近人性的层面”,细节联系着纪录片的真实品格,也维系着人的真情实感。田野考察中对个体的关注更易引发共情,所传达的细节也能更深地抵达文化本质,因此也更具生命力。可以说,通过田野考察得来的细节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不仅丰富了素材,更驱动纪录片叙事,传递着纪录精神。

以微小说体建立叙事结构

微型小说体量短小,但题材涉猎广泛,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和细密精巧的结构框架,形成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审美风格。文学叙事在于将事件以“文字”为媒介传达给读者,纪录片叙事则是用影像来讲述非虚构的故事。新的收看方式和渠道倒逼纪录片创作位移,形成新的叙事结构,微型小说旨在以最短的篇幅来完成故事的表达和意义的建构,更专注于在有限篇幅内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其见微知著、发人深思的叙事手段具有借鉴意义,“微小说体”可以作为纪录片新的叙事结构不断实践。

(一)线性与非线性的编织体

海明威的微小说《等了一整天》约1700字,讲述了一对父子在儿子生病的一天中的片段故事:父亲发现儿子生病——请医生来诊断——父亲试图安慰儿子但遭拒——父亲出门散步——父亲回家继续安慰儿子——父亲终于发现儿子为何担忧。正如标题所示,这篇微小说是按时间顺序来叙事的。这种渐进式叙事结构可以灵活应用于纪录片中,即依照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进行叙事,形成线性编织体。

时间渐进式叙事,以时间为轴线构架全片,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较严谨的逻辑性,适用于讲述江南水乡古镇的某一历史事件。逻辑渐进式叙事,以大众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纪录片走向,内容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帮助受众理解和深化主题,比如按照造船工序来讲述古镇上某位古法造船匠的故事,以此阐述古镇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空间渐进式叙事,很多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会利用空间位置的联系和变化来架构全片,在层次安排上自由度更高,如依据空间位置来展现古镇的建筑特点,以此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如果说渐进式叙事是以纵深关系来解读生活,那么碎片化叙事便是引导受众来感悟生活。应用于纪录片叙事,大量零碎、非连贯但典型性强的记录片段在微小的叙事时空内交织形成了一种充满节奏感、跳跃性的结构,易于激发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串联起完整的情节逻辑,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比如在讲述沙溪古镇的百年老厂利泰纱厂时,可以摒弃时间渐进式叙事的惯常做法,通过出生于纱厂卫生所的老职工、受奶奶影响在纱厂工作的年轻人、棉花育种中心技术负责人等几位人物的记录片段,以及对历史遗迹牙行的展现,交叉叙事来阐述以沙溪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商贸传统和近代工业萌芽。

(二)围绕主题“搭积木”

一个完美的叙事结构总是大于部分之和,如何处理“微小说体”与总体宏观结构设置之间的关系?块状分层或许可以成为解决之道。

块状分层中的“分层”,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并联电路,在场景与场景的切换中没有因果顺序关系,而是所有素材相对自由地围绕着核心主题展开。在块状分层叙事中,每个“微小说体”板块就是一块独立的积木,可以根据特定主题进行组合建构,类似于“搭积木”。块状分层既保证了个体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单独成篇),同时又从不同侧面诠释主题,确保了叙事的丰富和立体。

具体来说,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书写,可以运用“搭积木”式的模块建构方法,把一个宏大的人文地理题材处理成30个小故事,每集5-6分钟,从小微视角讲述人物、物件、地点或细节,而这30个小故事的主题都指向纪录片主体框架的三个维度。这30个“微小说体”板块既独立成篇又可以作为故事板块,根据相应主题维度组合成纪录长片。在“积木”与“积木”之间,可以使用简略的交代如旁白、字幕、音乐这些人为附加的素材进行“黏合”。值得注意的是,“微小说体”纪录片并非单纯指体量上的收缩,而是通过截取、展示表现对象的横断面,于细微处见大义,体量再小,“知觉面传达故事,故事面表现思想,思想面表现特征”这一叙事原则应该严格遵循,因此,所截取的片段或瞬间的典型性必须足以表达纪录片的主题。在这一前提下,“微小说体”板块在不游离于大结构和保持自身独立性之间寻求到了平衡。

这种叙事结构创新,是为适应传播环境变化、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所作出的主动调整。若干“微小说体”板块突出个体、放大细节,呈现出适应新媒体的系列化、跨平台的扁平化传播发酵特点。反之,若干“微小说体”板块,基于块状分层形式,又可以“化零为整”,组合成大体量纪录长片,进行纵深传播。二者叙事灵活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纪录文本。

(载《传媒观察》2020年11月号,原文约9000字,标题为:“江南水乡古镇”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探析。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资助项目“江南古镇文化的田野调查和微纪录研究”<XW2018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阈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研究”<18BXW0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瑶,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