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传媒大观 > 正文
新闻,“人文化”“技艺化”“科学化”的统一
2020-12-01 13:45: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栾轶玫 刘嘉旖  

编者按 随着新技术在新闻实践与新闻科研中被广泛应用,以及媒介生态和业界需求不断变化,中国新闻教育也应进行革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栾轶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刘嘉旖在《传媒观察》2019年第4期发表论文,遴选出中、日、英、美四国56所新闻传播院校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新闻教育理念呈现出国别差异,新闻教育理念主要有“实践取向”与“人文取向”两大分野。文章强调,新闻传播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需要平衡前行——不忘“人文化”的新闻教育传统,兼顾“技艺化”的新闻实践与“科学化”的新闻科研,界定新闻业的边界才能找到新闻教育的核心。

 

一、中、日、英、美新闻教育传统

相较美国以注重通识教育著称的哥伦比亚模式,在新闻教育的实践取向中,美国密苏里模式的创立者让知识脱离抽象,成为能应用于实际的工具;对英国而言,在根深蒂固的学徒制影响下,其新闻教育也曾挫折重重。新闻教育的人文取向则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特立独行的日本新闻教育甚至不以培养技术类人才为目标;而在民国初年,中国的救亡之路则多了“办报救国”这一条,培养能立刻投身新闻工作的报人是新闻教育的主要目的……历史上各国的探索与尝试,仍为今天的新闻教育提供着观照。

(一)新闻教育的实践取向

新闻是门应用性极强的职业,重视新闻职业技能培训的传统无论在美洲、西欧或亚洲都不罕见。

1.美国:“密苏里方法”

在世界范围内被奉为榜样的,莫过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模式。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这是美国新闻教育,也是世界新闻教育开端的正式标志”。据其官网资料,“密苏里方法(Missouri Method)”即“learning by doing”,强调将真正的媒体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院还创办了8个自负盈亏的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媒体实践体验。

但这种偏向实用主义的教育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容易出现弊端。因为一旦过分强调技能培训,难免会忽视对批判性思考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养成,而成为优秀的记者则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怀有同理心。

或许是意识到这种模式的不足,今天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将人文教育置于更显要的位置。新闻学士学位毕业生的新闻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3%,其余67%的学分则从文、史、哲、商、法等学科内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密大新闻学院抛弃了它一直珍视的职业培训传统,只是试图将实践与理论更好地平衡起来。

中国最早期的新闻教育受“密苏里模式”的影响很大。当近现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办报救国”、利用报刊宣传先进思想,成为一些知识分子的救亡选择,培养大量能立刻投身新闻工作的报人成为当务之急。这恰好与美国的“密苏里模式”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但当时只是一种培养手段的简单移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中国要比美国经历了更多的曲折。

2.英国:“学徒制模式”

对新闻技能培训的传统贯彻得更为彻底,甚至一度抛弃高校新闻教育的,要数英国及其根深蒂固的“学徒制”。与其辉煌的媒体产业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的新闻教育起步其实相当晚。伦敦大学曾于1919-1939年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30年间一度陷入中断;直到1971年,卡迪夫大学开办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此后英国各高校才陆续开办了相关的传媒院系和专业。在此之前,英国新闻界培养新闻人才,更多的是让其通过“学徒制”边工作、边学习。然而,英国大学新闻教育在“学徒制”传统影响下长期缺席,间接造成记者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全面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精神,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对公民隐私的侵犯问题。

(二)新闻教育的人文取向

在美国国内,与“密苏里模式”形成对比的,是以人文化新闻教育著称的“哥伦比亚模式”。

1.美国:“哥伦比亚模式”

20世纪初,美国黄色新闻的闹剧告一段落,但煽情、低俗新闻及其背后的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已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最终认识到,“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从业者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必然带来新闻业品质的下降”。为此,他出巨资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新闻研究院,期望通过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媒体输送同时具备新闻生产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科班人才,让学生对新闻业怀抱坚定的标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对人文素养和道德良知的强调,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越来越被业界认可,一定程度上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新闻腐败和黑幕的阴影中拉回到了阳光下。

2.日本:人文使命与通识教育

在亚洲,日本独特的新闻教育模式也体现出人文化取向,具体表现为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关系呈现“泾渭分明”的历史传统。

日本的新闻机构并不指望新闻教育界为其培养人才。媒介希望每个进入传媒机构的新人都是一张白纸,这样才可以使新人通过培训,逐渐认同该媒体传承下来的观念,以便维持媒体风格的一致性。

其实,新闻学院与媒体行业保持一定距离未尝不是好事。当新闻行业受各方利益支配,其更加需要坚定的价值观和理论支撑,形成抵抗外界侵蚀的防御墙。而高校担负起教书育人、研究理论的责任,保持自身独立的判断,反思业界与社会的关系,并及时对业界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和批判,才能更好地帮助新闻业履行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

如今日本新闻教育的趋势是把新闻学科作为一种全民通识课程,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说是一种国家教育层面上的机智做法。对国家而言,面对数字诈骗、信息茧房、后真相等的挑战,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如此便可让公众更好地保护自己、减轻信息技术不正当使用所带来的伤害,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对媒体而言,国民媒介素养的提升意味着公众对媒介产品的评判能力和期待标准也在提高,反过来可以鞭策新闻工作者对每个新闻事实心存敬畏、认真核实,并创造出高质量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闻作品。

二、新闻教育的理念变迁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专业主义对新闻职业规范的呼唤、技术在新闻实务与科研的应用、新闻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新闻教育理念呈现出人文化、科学化、技艺化三种倾向。

(一)作为“人文”的新闻教育

“人文化”的新闻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有品德和职业理想追求的新闻人才。如今,业界和学界普遍鼓吹技术主义,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行业内的媒体乱象又层出不穷,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能防止新闻教育偏离培养社会“瞭望者”的初衷,回归新闻“以人为本”的正统。本文认为,相应的“人文化”教育方法应有以下两种维度。

第一,要加强通识教育,增进学生对事物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第二,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规范。比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导学生参访的时候不能收取被访者或组织方的任何费用,哪怕吃组织方的一片匹萨饼也不行;以及在新闻写作中,任何直接引用受访者的原话,都要打电话或发邮件向受访者确认后才能正式发表。

(二)作为“科学”的新闻教育

新闻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定位并非总是明晰,虽然新闻学自身的人文社科基因浓厚,但随着科技进步、基于互联网的媒介融合蓬勃发展,新闻业务和新闻研究也主动将自己融入“科学化”的发展潮流,从数据新闻的蔓延、定量化科研论文成为学科发表主流等现象都能看到新闻教育的“科学化”倾向。

1.数据新闻:信息之美VS服务传播

不少数据新闻作品因为过于追求视觉美化而牺牲其实用性,“信息之美”被单一曲解为“图表之美”,流于繁杂炫目的形式,而没有体现出对数据真正的分析和解读,使新闻欠缺深度,有的甚至存在新闻伦理问题。这些都反映出部分从业者缺乏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高校的数据新闻教学对于纠正这些问题应担负起更重要的作用。

数据新闻教育除了教会学生数据挖掘与可视化之“术”,更重要的是传授数据运用之“道”。数据新闻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抓取数据、挖掘事实真相、阐释事件背后的价值所在,更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

2.科研的量化倾向:复杂模型≠高水平研究

定量内容分析法是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有学者认为,“新闻学定量研究是指依据一定的有代表性数量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新闻观点,运用科学的测量手段,如调查、实验、模型、表格、统计等,对其进行数字描述和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不过,在学术科研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是为了生产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种看似科学的科研,为了量化的量化,反而会使新闻教育走向事物的对立面。我们的新闻教育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量化的研究方法,使其能在科研和职业中,正确利用充分的条件来展示更加精确、科学的世界图景;另一方面,更应告诉学生,对于研究的问题而言,复杂或简单的研究方法并无对错,只有合适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三)作为“技艺”的新闻教育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提出新的技能要求,“融媒体记者”的提出是为例证。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加重对学生新闻技能的培训,意在培养能在行业中快速上手的新闻人才,过程中却出现功利化的倾向。

1.课程设置的技艺化

业界生态瞬息万变,学界顺势而动,一个突出表现是很多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新增数据新闻、VR或AR新闻、无人机新闻、H5新闻、视频新闻、社交平台新闻等主题的课程。其次,跨学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成为当下新闻教育的潮流。

然而,在新闻教育理念革新的同时也伴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在这样的培养氛围内,学生对课程、对老师的期待都是“技术优先”,而对社会系统、新闻生态、政治文化环境等与新闻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缺乏认知;同时,由于技艺优先的培养策略,使得人文精神、人性光芒、新闻理想主义等等新闻教育赖以生存的核心、支撑渐渐被边缘化。新闻教育课程设计在跟上业界技术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新闻业的人文关怀,应是新闻教育理念的不变准则。

2.培养方式的技艺化

“工作坊”是一种能有效辅助新闻实践教育的课堂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培训主题明确,贴近业界或学界的实际需求或热点;组织形式灵活,且周期短,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增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技能掌握。

工作坊的内容和形式并不固定,总体上以实践为导向,但工作坊模式也有待完善。其因讲求授课的效率,以教技术为主,容易缺乏理论背景的导入和对技术背后所存在的伦理问题的探究,忽视人文关怀教育。因此,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工作坊模式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教学的重心应回归理论课堂。

3.招聘需求的技艺化

媒体对技术人才提出种种“技术”要求,新闻教育也需因势而动。但不同技术的使用,本质上都是为了丰富新闻产品的呈现形式,创造出更具可读性、交互性、价值性的内容。因此,在技术培训之外,培养深谙新媒体传播规律、敏感洞察消费者需求、拥有强大逻辑和文字处理能力、能将万事万物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思考的新闻人才,应是未来新闻教育的重点。我们的新闻教育应强调,所有技术和设备使用的归宿,都是为内容服务。归根到底,唯有恰当的呈现形式与优质的内容结合,才能成就优秀的新闻产品。

4.评奖标准的技艺化

评奖标准的更新也推动着新闻教育理念的“技艺化”偏好。然而,媒介融合为何而融?很多人对它的理解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简单融合,而内容和价值的融合并没有得到重视。高校推进媒介融合的技术教育,也不应忽视媒介融合的素质教育,如此才能为行业输出高质量的从业者,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未来传播图景。

三、结语

新闻教育一方面要回应时代需求、适应媒介生态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坚守新闻业的核心,比如说新闻理想、新闻专业主义操守。过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会让新闻这门强实践学科与业界渐行渐远;而盲目追求技术应用、迎合市场需求的“技艺化”教育理念又会因缺乏批判性思考、人文素养、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授而使得新闻教育失去其核心竞争力。新闻传播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需要平衡前行——不忘“人文化”的新闻教育传统,兼顾“技艺化”的新闻实践与“科学化”的新闻科研,界定新闻业的边界才能找到新闻教育的核心。

(载《传媒观察》2019年04月号,有删节,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人文化科学化技艺化:中外新闻教育理念之异同——基于中、日、英、美四国新闻教育传统与变迁的比较研究。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

栾轶玫

栾轶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获得者。两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奖及中宣部等省部级奖项。是国内“融媒体”的早期研究者与实践者,出版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融媒体”的学术专著《融媒体传播》,发表融媒体相关论文60多万字。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到“县级融媒体”到“四全媒体”追踪研究融媒体十余年,关于融媒体研究的“成果数”和“被引频次”均排名前列。

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多年,历任高级编辑、网络发展部主任、首席研究员,亲身参与了国家级媒体“融媒体转型”的各个重要阶段。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来,开设“融媒体视听新闻”“融媒体视听表达”“融媒体出镜报道”等融媒体相关课程,继续融媒体教学实践。

除专著《融媒体传播》外,还出版了《新媒体新论》(人民出版社)、《媒介形象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英国新闻史》(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中《英国新闻史》《媒介形象学导论》《新媒体新论》分获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论著奖”。

栾轶玫在国家级期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篇,论文《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与《试论通过电台网站联盟实现国家电台二次腾飞》分获“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年)与“中国新闻奖论文奖”(2000年)。

承担“人工智能时代广电融媒体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时代融媒体实务”“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与政策引导”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次给中央部委相关部门就“新闻发言人”“舆情应对”“新媒体应用”“危机管理”“形象传播”等开展专题培训。

刘嘉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